六安皋城历史遗存城市设计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cujmt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目前已形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地段与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和较为成熟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思想方法,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正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大量散落于城市旧城中的历史遗存,在城市建设急功近利的驱动,以及“旅游文化”、“大众文化”旗帜的复古之风影响下,遭到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我国历史遗存的保护,大多偏重于历史遗存见证性场所空间的保护,而较少关注基于历史遗存保护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空间再现,这正是论文探讨的关键所在。论文从六安皋城历史遗存城市设计实证出发,重在运用区位空间审视下的城市设计思想方法与技术路线,加强比较空间研究,开展了六安皋城历史遗存保护与城市文化传承、再现的城市设计实践。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历史遗存的保护、继承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基于“城市印记”下的文化传承与空间再现的城市设计问题,应在区位空间审视下的城市设计思想方法指导下,把握历史遗存历史见证性的保护同时,突出历史遗存历史肌理空间特质下的文化传承与空间再创造。应从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确立历史遗存文化传承的方向和意义;城市设计整体空间设计层面,把握历史遗存历史见证性的保护、整治、修复与文化传承的时空再现。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区域发展迅猛,已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国家层面来说,反映出产业结构整体向重化工业转型和能源通道的沿
学位
本文对福建青水传统木构民居的研究以保存史实、认识特点、更新准备为目的。论文从环境与选址、功能与空间、材料与建构这三方面出发,研究了它的一般特点,并初步探讨了青水传
传统村落作为“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人工产物,其生成—生长—衰落或者兴盛都源自村落中“人”的意识。因此,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演化,必须研究村落中的“人”。本文引入“村落肌
开发区作为承载中国经济改革的先锋示范地区,是调整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促进都市区空间统筹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区域公共产品由城市化地区向乡村地区拓展延伸的过渡地区。由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西方建筑师大量涌入中国,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日渐增多。美国是世界设计强国,美国建筑师事务所在中国创作的建筑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为研究现代建筑文化提供了
本文是一篇关于城市交通与街廓尺度的文章,研究对象是街廓,并将街廓尺度纳入城市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街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近年来的城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大国,祖辈历经悠久的岁月为我们攒下了丰厚的文化家底,却在我们这一辈面临前所未有的文化断层危机。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将文化财产顺利、完好的交接下
随着绿色办公建筑逐渐成为新一代办公建筑设计的主题,如何选择适应气候的节能技术,同时将其与办公建筑设计相整合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节能技术主要可分为传统节能技
乡村是中华民族地域文化根源的主要栖息地,继承、保护与发展中国乡村风土文化遗产,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实中,乡村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经历了超常规
我国医院建筑进入改扩建的高潮期。但是由于医院建筑功能组成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医院建筑区别于其它建筑形成独特的专业领域。医院建筑的设计存在难点,医院建筑的改扩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