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乡村设计初探——以陕西灵泉村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ch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是中华民族地域文化根源的主要栖息地,继承、保护与发展中国乡村风土文化遗产,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实中,乡村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经历了超常规的演进,期间“量”的膨胀、“质”的扭曲、“文化”的遗失、“特色”的衰退等等已成为普遍的问题。而乡村聚落公共空间作为风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亟需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依托城市设计体系,采用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及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一种针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乡村设计,并以陕西省合阳县灵泉村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践性的乡村设计探索。   首先,对具体研究对象合阳灵泉村的总体概况进行详实的调查,通过对其综合问题的分析,确立了乡村风土文化扭曲变异是导致乡村聚落空间无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乡村公共空间则集中了诸多矛盾中的最直接影响地域风土文化传承的问题。其次,建立起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的基本认识,从概念、构成、演进及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和空间需求四个方面解读乡村公共空间。   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城市设计的对比,提出乡村设计概念、原则、内容及过程的初步想法。乡村设计作为乡村规划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针对乡村公共空间而言,应用城市设计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在物质形体空间设计、社会文化氛围设计以及内在机制设计等方面,关注场所与人的关系,发掘乡村地域风土文化的内涵,使传统聚落的更新、现代乡村的新建既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又能延续地域特色、历史文脉。   其设计重点为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体系的梳理、培育与架构;风土文化的挖掘、集约与演义;历史遗存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物质生活空间系统的整治、更新与建设等四方面。按照对象原型解析、相关资源挖掘与现代功能注入的三个步骤和层次,进行切实有效的设计。   最后,以灵泉村为实践对象,运用乡村设计的理念,针对村域范围、老村公共空间及基层邻里居住单元三个不同的空间层次分别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实践。试图在乡村聚落内,探寻保护乡村风土文化遗产与注入当代生产生活功能融合共生的乡村设计之路。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外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在当今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和技术分析两者结合越来越紧密,许多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改造与优化中得到应用和发展,材料技术、照明技术、制
我国中部地区大城市的区域化与都市区化,与西方城市低密度蔓延的都市区化,与我国沿海城市密集化环境下的大城市扩散型区域化均有所不同。由于受到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和机动化水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区域发展迅猛,已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国家层面来说,反映出产业结构整体向重化工业转型和能源通道的沿
学位
本文对福建青水传统木构民居的研究以保存史实、认识特点、更新准备为目的。论文从环境与选址、功能与空间、材料与建构这三方面出发,研究了它的一般特点,并初步探讨了青水传
传统村落作为“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人工产物,其生成—生长—衰落或者兴盛都源自村落中“人”的意识。因此,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演化,必须研究村落中的“人”。本文引入“村落肌
开发区作为承载中国经济改革的先锋示范地区,是调整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促进都市区空间统筹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区域公共产品由城市化地区向乡村地区拓展延伸的过渡地区。由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西方建筑师大量涌入中国,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日渐增多。美国是世界设计强国,美国建筑师事务所在中国创作的建筑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为研究现代建筑文化提供了
本文是一篇关于城市交通与街廓尺度的文章,研究对象是街廓,并将街廓尺度纳入城市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街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近年来的城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大国,祖辈历经悠久的岁月为我们攒下了丰厚的文化家底,却在我们这一辈面临前所未有的文化断层危机。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将文化财产顺利、完好的交接下
随着绿色办公建筑逐渐成为新一代办公建筑设计的主题,如何选择适应气候的节能技术,同时将其与办公建筑设计相整合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节能技术主要可分为传统节能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