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维塔耶娃笔下的莫斯科形象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ao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作家和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对事物的印象。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经历构成了他们的精神基础和创造力的源泉。玛琳娜·茨维塔耶娃出生于莫斯科并在这长大,侨民生活结束后继续回到莫斯科附近生活。这里的一街一巷、修道院、纪念碑、居民给诗人留下了不给磨灭的记忆。莫斯科对她来说是不可取代的,并且这些在她的作品中也相应反映出来。1916年冬天,茨维塔耶娃有过一次彼得堡之行。这次旅行成了她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彼得堡作为诗歌之母,仿佛以阴柔的力量孕育了她在诗歌中歌颂“阳刚的”莫斯科的意识。她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莫斯科诗人的价值,决心要像勃洛克和阿赫玛托娃热爱彼得堡似地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莫斯科。为此,她写下了组诗《莫斯科》,莫斯科有她熟悉的博物馆、熟悉的音乐厅、熟悉的小路、熟悉的小树林、熟悉的广场与教堂,而更重要的是——“克里姆林宫的肋骨承受着一切”,那是她的诗歌之根,也是她介入生活的出发点。20世纪20年代,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茨维塔耶娃自然也摆脱不了时代加诸其身的困厄。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时期,她仍然没有中断自己的诗歌写作,或许,此时的写作已经成了她排遣孤独与贫困最重要的手段。其中更是不乏关于家乡莫斯科和祖国的诗歌作品、回忆录、日记等,寄托了诗人对这片深爱的土地的思念和对其命运的思考。本论文以茨维塔耶娃的作品中关于莫斯科的题材为研究对象,整理了莫斯科神话和莫斯科文本的诞生,并结合诗人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莫斯科20世纪历史发展阶段,着重分析了在茨维塔耶娃的作品中的莫斯科城市空间和莫斯科形象,从而帮助人们加深对茨维塔耶娃作品的理解,深入此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食品安全问题与每个国民息息相关,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在网络媒体异常快速传播的今天,可能被无限放大,造成公共事件,不仅影响群众身心健康,阻碍食品产业发展,还影响国民经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作为继手术治疗、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之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取得了巨大成功,逐渐成为肿瘤标准治疗方法之一。而溶瘤病毒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成果显著,代表了一种新的癌症免疫疗法。目前常用的溶瘤病毒有痘苗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等,本课题组所采用的痘苗病毒具有安全性高、基因组容量大、复制效率高、传播速度快、副作用较明确等特点。痘苗病毒TK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利用脱氧尿嘧啶核苷的类似物Brdu
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竹笋中9种多环芳烃(PAHs)、16种多氯联苯(PCBs)和13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GC-MS/MS)检测技术。竹笋样品经乙腈提取,以无水硫
无人机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不断涌现出性能各异、技术先进以及用途广泛的无人机。翼身融合无人机布局将传统的机身与机翼结构融合,与传统的桶状机身加机翼布局飞机相
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民间散居道士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以此发现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遵循的一套实践逻辑。民间道士的实践是在国家与社会框架之下进行的,这就要求他们在实践中
是的,孩子们,在过去——至少是5年前——电视观众需要参考节目播放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收视日程。当然,对比更久远的没有录像带、没有TiVo(美国的数码录影机,内设选台器、电子节目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东莞市清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71例门诊自愿要求取出IUD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曝光,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微观角度上看,高校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的是前来食堂就餐的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宏观角度上讲,高校食堂食品安全还关系到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的用电量也逐渐增加,发电结构不断优化,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但由于新能源具有不连续、波动性大的特征,其大力发展对作为
贫困不仅阻碍了国家的安定和谐同时也制约了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彻底消除贫困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积极应对贫困问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完善消除贫困的相关配套政策,使亿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逐步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时首次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制定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