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准假组分的流化催化裂化反应一再生系统动态模型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djz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化催化裂化(FCC,FluidCatalyticCracking)工艺是石油炼制工业中重油轻质化的主要手段。根据报道,2007年我国催化裂化装置所生产的汽油组分占成品汽油总量的75%左右,所生产的柴油组分占成品柴油总量的30%左右,所生产的丙烯组分约占丙烯总量的40%。对大处理量工业FCC装置进行设计及操作上的优化非常重要。因此,FCC装置建模仿真是炼油工艺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反应-再生系统(简称反-再系统)是FCC装置的最重要和最复杂的部分。反-再系统的原料油及其油气产物是由难以胜数的各种烃及非烃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对其建立足够详细的化学反应体系是催化裂化建模仿真的重点。目前普遍采用集总方法近似地表达催化裂化反应体系。传统集总模型是根据馏程或结构族将原料油与油气产物划分为若干集总,如VGO、汽油、柴油等。对于若干集总构成的反应体系,如果改变集总性质或数量,这时就需要重新建立反应体系和重新估计动力学参数。   为克服传统集总模型的缺点,本文建立了基于基准假组分的催化裂化反应体系。基准假组分定义为一些列具有固定的性质、平均实沸点、密度的重质和轻质组分。原料油及其油气产物的每个实沸点窄馏分由一对重质和轻质组分表达。本文的提升管反应器采用拟稳态模型,动力学反应体系采用Gupta等提出的经验模型。动力学反应体系包含1万个以上的有效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与基准假组分的平均实沸点以及分子量关联。因此,动力学参数独立于原料油性质、产品分布以及操作条件。工业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提升管反应器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为进一步考察基于基准假组分的整体反-再系统的动态行为,参考文献资料建立了基于两相理论的再生器模型以及沉降器汽提段模型。稳定性分析表明反-再系统在“着火”状态下是稳定的,所得结果与以往文献报道保持一致。最后,通过原料油切换操作模拟、原料油流量阶跃干扰等实验,考察了整体反-再系统的动态行为。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被誉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之一。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协议是一个关键技术,路由协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
近年来,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的研究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已被广泛应用到交通、电网、工业、社会、军事等各大领域。本文利用图论、矩阵论、系
近年来,国家对煤矿生产的安全越来越重视,使得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断的好转,但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的复杂,很多地方仍然然存在安全隐患,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从目前暴露出的井下安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简称PEMFC)是现代清洁能源的代表。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也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适当的模型对于研究以燃料电池为基础的能源系统来说必不可少。迄今为止,各种文献提出了很多不同形式的燃料电池模型,用来描述燃料电池在一定工作条件下的静态或动态特性。但这些模型大多数存在参数众多,结构复杂的缺点,本身适用性较差。虽然
RFID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无线数据采集技术,在物流、货物收发、仓储,以及制造行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RFID系统经常需要同时对多个标签进行
随着我国海洋开发活动不断加强、海上航运和海上生产活动日益繁忙,海难事故多发,使得落难人员的搜救问题日益严峻。以现有相关技术为基础,开发无人驾驶船控制平台已成为目前国际
浮选是一种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离有用矿物的分选技术。目前,国内浮选过程主要依靠浮选操作工人观察浮选泡沫状态调整浮选操作,难以保证浮选过程的优化运行。
工业CT(ICT)技术,是自动控制、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光电技术及图像处理等等多学科的集合,亦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应用于工业产品的无损检测和探伤,是目前最佳的检测技术手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 Coupling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通过电磁感应在两个或者多个非物理连接的电子线圈之间进行能量传递,从低功率日常家电到大功率工业设备,这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