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敖汉旗乡土地理为例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nyho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了地理实践力学科核心素养,并提出了加强地理实践的教学实施建议和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真实环境下,通过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的课程目标要求,强调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设计、实施活动方案,从中获取、处理地理信息,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地理实践力至关重要。因此,地理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对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地理实践活动方式。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设计的内容研究;另一方面,探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设计的策略研究。基于以上研究内容,笔者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总结归纳法6种研究方法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对课标和教材中相应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内容进行筛选与分析。其次,搜集和阅读与敖汉旗乡土地理有关的旗县志、专著和文献,浏览与敖汉旗乡土地理有关的网站、视频和公众号,并经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总结出敖汉旗的人文地理特征4条,分别为:华夏第一村,“人文敖汉”、造林第一县,“绿色敖汉”、小米之乡,“旱作敖汉”、孟克河畔,“魅力敖汉”。在总结出敖汉旗人文地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而遴选出适合设计地理社会调查活动且能突出敖汉旗乡土地理特征的敖汉旗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第三,搜集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从中选出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吸取优点,引发启示。第四,在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明确目前高中开展地理社会调查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地点选择的相关问题。通过对老师进行访谈,得到教师对于敖汉旗乡土地理资源的选择、案例组成和设计案例的建议。第五,结合案例分析和对教师的访谈,归纳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的组成。第六,结合案例分析、对教师的访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敖汉旗的乡土地理特征,设计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并选择性实施案例,得到设计案例和实施案例的启示,在依据相关理论,归纳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设计的一般策略。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遴选出了敖汉旗适合进行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共4类16个。其中产业类为6个: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地心小米种植示范基地、新惠工业园、敖汉万强广场、敖汉时尚金街、敖汉汽车站。聚落类为5个:“华夏第一村”兴隆洼文化遗址、敖汉旗新惠镇新老城区、佛祖寺、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敖汉旗小米博物馆。人口类1个:敖汉旗人口特征。环境与发展类4个:三十二连山生态建设工程、龙源湖、石羊石虎山公园、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设计了以敖汉旗乡土地理为例的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5个。分别为:“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区位因素调查、“大地心小米种植示范基地”农业区位因素调查、“华夏第一村”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文化景观调查、敖汉旗新惠镇新城区内部空间结构调查、敖汉旗地下美食城垃圾处理调查。第三,归纳出了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的组成和设计的一般策略。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的组成为七部分,分别是:调查主题、调查地点及介绍、学情分析、调查目标、调查路线、调查过程、调查评价。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社会调查活动案例设计的一般策略六条,分别是:基于地理实践力,设计调查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学情和乡土地理特征,确定调查主题;依据调查方法和工具,设计调查过程;以调查任务单为驱动,加强学生的参与性与合作性;创设乡土地理情境,加强学生的体验性;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地理实践力评价表。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青少年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起点,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汗和智慧。建党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先进性、时代性,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凝练和升华,且建党精神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是一种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将其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
学位
教材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参考资料,是课程理念的反映。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作为育人主旨。从化学教材栏目的设置上,能够明显地看出对于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初心。在人教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中设定了丰富而多元的栏目,栏目既是化学课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对正文内容进一步的丰富与扩展,它给课程创造了更多的情境与素材,因此重视并认真挖掘栏目对发展
学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教育事业放在了战略性发展的重要地位,国家、社会、人民也对教育更加重视,对教师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内蒙古各教育单位招收的体育教师多来自省内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九所高校,高校会安排学生进入学校进行教育实习,既可以巩固理论知识,也可以丰富实践经验。但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内蒙古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发展与进步。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学位
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它为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载体和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游”与“学”难以很好结合的问题。项目式学习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能提升学生的体验深度,保障研学质量。本文在项目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为研究方法,以基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乡土地理资源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设计为研究内容,为当地
学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2014年提出后,在党的十九大上被写入党章。这一重要理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各级各类学校应重点开展的教育内容。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立足点,从必要性和可行性、内容、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四方面展开论述。从必要性看,铸牢高中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
学位
在地理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与我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逐渐成为地理教育研究重点,其中对落实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的研究更是地理教育研究的核心点。因此,本文以提升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为目的,对人教版与湘教版中的活动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得出相应的教学优化设计与教材的改进建议,促进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提升。选定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湖
学位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指出学习地理可以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能够帮助人们明确问题、促进能力发展,也能针对影响生活的问题提出对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在学生发展方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会解决现实问题,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高中人文地理重点关注人类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而乡土地理与学生的
学位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的颁布,国家教材审查委员审查通过5个版本的新版地理教科书。本文以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和中图版高中地理第一册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以地理教科书难度为研究内容,以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为研究方法,以认知发展学说、多元智能学说等为研究理论,基于静态难度评价模型对地理教科书难度进行定量研究,以期为使用者、编写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建议。这不仅仅有利于各
学位
党的十九大以来,依法治国战略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加强法治建设,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符合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历史新课标对学生法律素养的要求,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法治意识的形成基于对法治的正确理解与认同,是个体就法治的功能、原则、要求等形成的认识,主要包括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法律权威意识三部分。高中生由于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和生活环境的相
学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阐述了学业质量标准。2019年,国家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5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教科书。本文以2019年颁布的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选择性必修一、中图版必修第一册、选择性必修一为研究对象,以地理教科书活动系统的核心素养水平为研究内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SOLO分类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统计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