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轮三维形貌测量系统采样策略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tong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轮作为磨削加工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磨具,其表面形貌对磨削加工过程和最终所加工出的产品表面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砂轮表面形貌进行测量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测量采样间隔的合理确定对于砂轮形貌测量和评价至关重要。采样间隔过大,可能丢失重要的信息,产生频谱混叠现象;而采样间隔过小,要么测量硬件达不到要求,要么需要高成本硬件设备,并且可能会造成数据冗余。目前砂轮形貌测量中的采样间隔一般都是按照经验值人为设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采样间隔的方法对砂轮形貌测量和评价相当重要,是砂轮测量的关键问题。  本文基于白光干涉原理对砂轮形貌进行测量,其测量过程中涉及到系统恢复三维高度信息采样的纵向采样间隔问题和系统测量视场内的横向采样间隔问题。首先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系统纵向采样间隔,其次采用二维功率谱分析方法确定砂轮测量系统的横向采样间隔,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  (1)首先,研究系统的纵向采样间隔。根据白光干涉条纹的特性仿真出相干信号的函数,采用改进质心算法恢复不同采样间隔下的干涉相干信号,模拟出系统测量及恢复的过程,以此为基础分析系统纵向采样间隔。之后用白光干涉系统测量标准件单刻线并结合系统的恢复精度分析不同采样间隔的优劣,最终确定系统纵向最佳采样间隔。  (2)其次,研究系统的横向采样间隔。采用高斯随机面来模拟砂轮的结合剂,用四棱锥体模拟砂轮的磨粒,以此得到不同粒度的砂轮表面。再利用二维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粒度模拟砂轮的横向最佳采样间隔。最后将粒子群优化算法运用到Canny算子中,对磨粒进行识别,验证采样间隔是否合适。  (3)最后,通过测量实际金刚石砂轮表面,用二维功率谱分析法讨论最佳采样间隔,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与普适性。  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在仿真和实验基础上确定的系统纵向采样间隔,不仅能够较好地恢复出真实表面,而且避免了数据冗余。二维功率谱法确定系统横向采样间隔不仅能够有效地恢复出砂轮表面,在其基础上准确识别出磨粒,而且对不同的测量系统不同粒度的砂轮都同样适用。
其他文献
移动机器人技术已成为目前机器人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移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自身位置和姿态。和传统的传感器相比,视觉传感器方式具有信号探测范围宽、获取信息
蒸氨生产是整个焦化回收过程的一个中问环节,它的生产状况直接影响其它工序的产品质量和产量,在焦化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蒸氨过程是一个大时滞、多变量、非线性、参
数控机床的出现为较好地解决复杂、小批量、精密、多变的零件加工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自动化加工手段。目前,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普遍采用PID控制方法,其优点是算法简便、易
随着车辆数量的飞速增加,交通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遵守交通规则是避免交通事故的最有效方法。遵守交通规则,既需要相关人员遵纪守法,也需要主管部门的监督管制。人工监督,要消耗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海运量迅速扩大,人们为了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船舶自动化方面的各种研究,其中通信导航系统作为船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航海安全性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对于建筑节能的要求与标准也越来越高;门窗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外围护结构,对于建筑的节能与消耗有着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