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冲洗与负压吸引对中华眼镜蛇咬伤中毒兔模型有效性及时效性的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a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中华眼镜蛇咬伤中毒兔模型上行切开冲洗与负压吸引清除毒素的有效性及时效性。方法:前期研究已经证实用1/8倍中华眼镜蛇蛇毒原液即0.466mg/kg蛇毒干粉配以8.0μl/kg水混合溶液可成功构建中华眼镜蛇咬伤中毒兔模型。利用此模型,我们分三种干预方法,即:切开冲洗、切开负压吸引、微创负压吸引法进行应用效果的研究;将3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6组,每组12只。其中1组为实验对照组,注毒后不予干预;1组为空白对照组,将注射生理盐水;剩余24组,每种方法8组。每种方法1-4组将注射中华眼镜蛇蛇毒溶液以建立中华眼镜蛇咬伤中毒兔模型,即5分钟组、15分钟组、30分钟组、60分钟组,分别为注毒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后施行其中一种干预方法,并收集在施行干预方法过程中注射伤口产生的液体(冲洗液/负压吸引液)于无菌注射器中。其余5-8组为各已施行干预方法组的对应亚组即5分钟亚组、15分钟亚组、30分钟亚组、60分钟亚组,将分别一一被注射已收集的对应冲洗液/负压吸引液。最后比较24小时血生化变化情况、72小时后各组的死亡率及局部坏死面积情况。结果:1.三种干预方法分别在5分钟组、15分钟组、30分钟组、60分钟组、实验对照组5组间的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注射中华眼镜蛇蛇毒溶液组的坏死面积比较:1)切开负压吸引法:5分钟组20.91±3.47cm~2,15分钟组20.66±6.83cm~2,30分钟组21.28±5.67cm~2,60分钟组21.58±6.63cm~2;微创负压吸引法:5分钟组20.74±6.87cm~2,15分钟组23.42±6.29cm~2,30分钟组21.45±5.93cm~2,60分钟组22.71±6.38cm~2;均大于实验对照组12.36±3.84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每同一时间组,三种方法的两两比较显示:切开负压吸引法与微创负压吸引的坏死面积均大于切开冲洗法(均P<0.05);但此两种方法之间的坏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切开冲洗法5分钟组、15分钟组、30分钟组、60分钟组、实验对照组5组间的坏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应亚组坏死面积:三种干预方法两两比较:1)5分钟亚组:切开负压吸引法1.625±0.911cm~2,大于微创负压吸引法0.807±0.415cm~2,大于切开冲洗法0.083±0.058cm~2;2)15分钟亚组:切开负压吸引法1.745±0.855cm~2,大于微创负压吸引法0.833±0.484cm~2,大于切开冲洗法0.080±0.068cm~2;3)30分钟亚组:切开负压吸引法1.47±0.646cm~2,大于微创负压吸引法0.817±0.495cm~2,大于切开冲洗法0.082±0.051cm~2;4)60分钟亚组:切开负压吸引法1.612±0.998cm~2,大于微创负压吸引法0.843±0.306cm~2,大于切开冲洗0.077±0.064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而在同一种干预方法中的5分钟亚组、15分钟亚组、30分钟亚组、60分钟亚组比较坏死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血生化:1)肌酸激酶同工酶MB在切开负压吸引法中5分钟组1041±450U/L、15分钟组1272±774U/L,在微创负压吸引法中5分钟组1169±591U/L、15分钟组1245±951U/L,均小于实验对照组4473±2821U/L(均P<0.05)。2)肌酐在切开负压吸引法中5分钟组54.80±9.60μmol/L、15分钟组55.60±6.91μmol/L,在微创负压吸引法中5分钟组58.67±6.38μmol/L、15分钟组57.50±7.42μmol/L,均小于实验对照组73.33±14.04μmol/L(均P<0.05)。3)肌酸激酶在切开负压吸引法中5分钟组39686±20332U/L、15分钟组36420±14776U/L、30分钟组42365±8945U/L、60分钟组43101±17169U/L,在微创负压吸引法中5分钟组33367±13776U/L、15分钟组34766±15405U/L、30分钟组35698±20166U/L、60分钟组41622±15242U/L,均大于实验对照组14072±554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切开冲洗法中5分钟亚组1075.1±213.7U/L、15分钟亚组1046.7±224.0U/L、30分钟亚组1006.8±224.1U/L、60分钟亚组1022.3±237.0U/L,在切开负压吸引法中5分钟亚组1985±540U/L、15分钟亚组2746±1067U/L、30分钟亚组1667±793U/L、60分钟亚组1842±1175U/L,在微创负压吸引法中5分钟亚组2125±1022U/L、5分钟亚组2401±801U/L、30分钟亚组2333±1112U/L、60分钟亚组2235±1337U/L,均大于空白对照组706.3±173.2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三种干预方法的4个时间组及4个时间亚组兔子局部注射部位病理检查均出现细胞坏死,而空白对照组未出现细胞坏死。结论:1.三种干预方法切开冲洗、切开负压吸引、微创负压吸引均可清除部分中华眼镜蛇咬伤中毒的毒液;其中切开负压吸引法清除的毒液量最多;但三种方法均对死亡率无影响。2.切开/微创负压吸引法均可改善中华眼镜蛇咬伤中毒导致的心肌和肾脏功能受损;但会一定程度上增大局部肌肉、软组织的坏死面积。3.中华眼镜蛇咬伤中毒15分钟内行负压吸引有助于心肌、肾脏功能的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入路的收肌管阻滞(ACB,Adductor Canal Block)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寻找ACB的最佳入路。方法:择期拟行首次、单侧关节镜下ACLR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P组行近端入路组,M组为中点入路组,D组为远端入路组。术前遵循分组情况
学位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RLB)对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椎板后阻滞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择期在我院行后路腰椎2~3个节段手术的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静脉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20例。B组在麻醉诱导前于侧卧位下行RLB阻滞
学位
目的:研究胸科手术中,超声测量气管内径联合个体参数与传统单纯使用性别、身高相比在指导选择合适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中是否具有优势。方法:本研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共选取了10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2020年6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下右侧肺部分切或楔形切除的患者,麻醉前测量患者胸锁交界处气管内径,用传统依据性别、身高方法选取L-DLT型号,以套囊测压法判断导管适应性(偏大、合适或
学位
目的:观察小儿肝移植术中不同时段泵注前列地尔对CC16蛋白、术后停留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时间、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前列地尔对肝移植患儿肺功能及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肝移植择期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儿44例,按前列地尔应用的时段不同分为新肝期应用组(C组)(20例),手术开始应用组(K组)(24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小于15岁,ASA III或
学位
目的:探讨3D-DESSwe(3D Double-Echo Steady-State with water excitation,三维双回波稳态水激发)序列显示面神经全段的成像效果,以及用于判断面神经腮腺段与腮腺区肿瘤的相对位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常规MRI成像序列以及3D-DESSwe序列对32名患者进行腮腺区域的扫描。对3D-DESSwe序列原图像进行MPR(Multi-planner
学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schemic-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T2DM患者发生ICVD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为筛查T2DM患者发生ICVD的高危人群提供便捷而实用的评估工具。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将2018年10月~2019年2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学位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血清软骨间层蛋白1(CILP-1)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0例。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所有参与者在入院后次日早晨采集隔夜空腹血样,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CILP-1水平。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研究
学位
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创设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诉讼”制度虽然在我国已经实施七年,但其性质和功能一直没能被学界和实务界厘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公共利益诉讼或国家利益诉讼被混淆于环境公益诉讼之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实质是履行环境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以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为基础提起的“环境履职诉讼”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与衔接机制是环境法典编纂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而生态环境
期刊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NLR、RDWCV、MPV的关系,从而探索NLR、RDWCV、MPV是否有预测脓毒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到202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和重症医学科二病区诊治的脓毒症患者。选择入院24小时内抽取静脉或动脉血作为检测标本,检验患者的血常规的中性粒
学位
目的:检测扁桃体及舌根部鳞癌中HPV16/18感染及P16蛋白、Ki67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年1月至2021年2月住院并经病理确诊,病理标本保存完好,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扁桃体及舌根鳞状细胞癌患者,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采用原位杂交(ISH)检测肿瘤组织中HPV16/18感染状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16、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