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MOOC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及实证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u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进程,使得在线学习成为一种愈加重要的学习方式。MOOC课程学习作为传统教育的有效补充,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也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MOOC课程的大量推广促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共享,目前我国MOOC课程达到1.25万余门,参与学习人数突破2亿人次。另一方面,随着MOOC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深入应用,学生投入不足、缺乏在线交互、课程活动设计忽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等问题逐步显现,带来了 MOOC课程质量上的困惑,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何确保并促进MOOC课程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提升MOOC课程学习效果,成为教师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鉴于当前MOOC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基于活动理论、思维型教学理论、高阶学习理论和SOLO分类理论等理论指导,提出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MOOC课程学习活动设计模式,并开展实证研究。以期通过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提升MOOC课程质量,促进MOOC课程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进一步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在理论探讨上,首先对高阶思维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系统阐述了高阶思维的发生机制、发展路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致力于揭示高阶思维的实现过程;同时,也对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概念内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梳理,提出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MOOC课程学习活动设计路线。通过深入分析各个关键步骤的活动特征,并将其融入到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学习策略中,构建出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MOOC课程学习活动设计模式。在实践探究上,基于构建的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MOOC课程学习活动设计模式,以《“互联网+”教学设计与实践》MOOC课程为基础,以《“互联网+”教学设计与实践》MOOC课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开展MOOC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以检验学习活动设计模式的适切性及有效性。通过任务分析、认知冲突、知识建构、应用迁移、评价反思五个阶段的学习活动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研究主要使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在两个完整的教学周期内通过三轮迭代对模型进行完善。为了验证活动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对学习者总体高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各维度、学习者学习过程高阶思维能力深度、课程成绩得分以及学习者个案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研究结论。本研究取得以下成果:一方面,研究提出“任务分析、认知冲突、知识建构、应用迁移、评价反思”五个阶段的活动设计路线,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构建MOOC课程高阶思维活动设计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及数据分析,证明该活动设计模式对MOOC课程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有较好的提升和促进作用。从课程量化和质性数据以及学习成绩的分析来看,无论是学习者的整体思维深度,还是高阶思维能力各要素思维层次和学习者项目成绩得分都有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学习活动效果评价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研究中基于问卷和量表的定量分析,在线交互内容的质性分析,学习成果的定量评价,学习者个案分析,以及个别化学习效果访谈等多种评价和分析方法,对MOOC课程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精准测量和培养提升有重要支持作用。
其他文献
从概念界定、构建流程、应用情境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得出了学习者画像对于在线学习的相关启示。研究分析发现,关于学习者画像的研究理论是较丰富的,但是学习者画像的应用领域发展仍不均匀以及构建缺乏评价,这是在后续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
利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中相关文献分别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知识图谱了解近二十年国内外期刊关于协同治理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据此进行聚类整合,发现协同治理研究呈现出侧重交叉问题领域、关注协同领导力量主体、注重协调整合理念、重视分工协作方法等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国内外协同治理研究在发展趋势、学科融合、价值理念与基本内涵上具有共性,但在发展阶段划分、作者与机构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父母阶段性需求的相关因素及研究干预对策。方法:选取入住NICU的早产儿父母80例,采用NICU早产儿家属需求量表调查NICU早产儿父母阶段性需求情况,包括入院需求和出院需求,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出影响NICU早产儿父母入院及出院需求的相关因素。结果:NICU早产儿父母入院需求总得分、出院需求总得分,入院及出院信息需求、得到支持的需求、亲近早产儿的需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2012—2020年的学习分析文献进行梳理,利用Ucinet、CiteSpace、SPSS等工具,通过关键词频次分布、共现知识图谱、聚类和时序分析等直观地展示国内学习分析的研究现状,并据此提出构建学习者精准画像、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等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方向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采用元分析技术探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分析不同职业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有93篇中文文献纳入元分析,总样本38973人。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解决问题、求助、面对应对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消极应对、幻想、自责、退避、屈服应对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合理化应对方式、回避应对方式相关不显著。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
我国2005年起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并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制度,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和频率愈发加剧,外汇风险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同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企业纷纷增强其内部风险管理意识,以回避外汇风险敞口逐渐加大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外汇衍生品的市场逐渐扩张,利用外汇衍生品作为对冲风险的手段的公司数量与日俱增,但其具体效果如何仍有待观望,并且不
教育云平台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教学实践共同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实践共同体作为开放性的、非正式的组织形态,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信息化教育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文章归纳了实践共同体的内涵,梳理了基于云平台的教学实践共同体特征及构建原则,提出基于云平台的区域教学实践共同体运行模式,整理出教学实践共同体运行的保障策略,并以深圳市罗湖区智慧教育云平台为背景对区域共同体的运行进行实践研究,最后进行总结和反
培智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在信息吸收和加工方面的效率相对较慢,记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要真正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设置,并重视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新课标指导下的培智学校课堂教学工作设计与实施策略。
文学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首先要分析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传统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在线教学又容易导致知识学习碎片化、师生缺乏深度交流和情感链接等问题。从这些问题意识出发,文学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