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定位研究——以S市X机构为例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tlavie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应的刑事执行措施,对于促进矫正对象再社会化,预防和减少犯罪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是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必不可少的部分,是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关键,也是我国犯罪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然而,社区矫正在我国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从性质定位到体制机制建设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焦点议题。为推动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我国出台了《社区矫正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社区矫正的对象、内容、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也以立法形式表明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政府择优购买服务的途径参与社区矫正,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与之前的做法相比,该法突出了对矫正对象的保护,这与社会工作的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此背景下,矫正社工是否有着明晰的角色定位,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基于此,本文以S市X社区服务机构为例对矫正社工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框架方面,文章基于结构与过程角色理论,从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梳理矫正社工角色扮演中的定位困境。其次,本文运用资源依赖理论对矫正社工角色定位困境的原因进行探讨。具体来说,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包含了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与意义、文献综述、理论视角与分析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对S市、X区以及X机构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介绍;第三部分是基于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层面分析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应然角色,并总结出对其的能力要求,主要表现为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提供帮教服务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几个方面;第四部分是对矫正社会工作者现实工作困境进行阐述,具体表现为专业知识储备“碎片化”、帮教服务“形式化”、日常管理“行政化”;第五部分是结合笔者的观察与访谈对矫正社工角色错位的原因进行论述,具体划分为制度因素、环境因素和认知因素三个维度;第六部分是对前文的反思,讨论相对应的解决之道。本研究认为专业矫正社会工作者在与司法行政部门的合作过程中依然是依附式合作关系,其专业定位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司法本位”,受不同工作理念指引而造成的“专业服务者”抑或是“行政监管者”的角色两难困境亟待改善。具体而言,首先需要从社工自身出发,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发挥专业优势,表现专业服务者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要注意社工与司法行政工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明确彼此的岗位职责,避免出现“越位”现象;最后,从宏观层面完善制度顶层设计,使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其他文献
近年来,校园欺凌已成为威胁中小学校园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国家及地方相继下发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意见,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在校园欺凌现象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是一种必然趋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聚焦教育剧场防治校园欺凌问题,运用教育剧场方法对上海市Y校四年级学生进行旁观者干预,通过教育剧场激发学生
学位
儿童福利机构大龄孤儿的社会安置问题对于保持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为此,国务院在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为困境儿童营造安全无虞、生活无忧、充满关爱、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完善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合理拓展保障范围,形成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合力。基于此,本文通过S市儿童福利院的参与式观察以及与院内待安置大龄孤儿及工作人员的访谈,在可行能力理论的指导下,将院舍依赖的进行细分,并剖
学位
克罗恩病在中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克罗恩疾病是一种慢性病,由于其病程长、治疗复杂,则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加重了亲属和照顾者心理负担,可能还会促使他们不能够有效的工作和学习。为提高克罗恩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家庭抗逆力理论和压力理论,本研究提出了研究假设,使用克罗恩患者疾病活动指数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家庭抗逆力量表及克罗恩患者生活质量量表,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数据进
学位
近年来,我国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征之一就是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成为了新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进步,同时发生转变的还有人们养老的思想观点,尤其是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机构养老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了思考养老问题时必然谈及的一个选择。由此,养老机构服务的调研与改善成为必然。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后,不但关注机构的居住环境等物质服务,还关注精神需求、娱乐活动等服务,但是当前的养老机构仅仅能够满
学位
为了回应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科学化、精准化、品质化的专业服务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目标。循证实践作为一种社会工作实践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长久以来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性与科学性的质疑,近年来也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领域。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研究与推广,而极少在实务层面采取相应的行动与反思。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循证实践依旧存
学位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3亿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同年,“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同时,2020年11月,“智慧助老”通知提出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由此可见,将机构养老和智能化相结合,推行智慧养老模式是时代所需,推崇智慧养老是我国未来养老的趋势。智慧养老在当代社会中可以归纳分为
学位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对基层社区治理服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各项需求,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专业性,政府以项目制的形式大量购买社工机构的服务,借助社会力量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从而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推进精细化治理,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本研究提出,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背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存在“目标置换”现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学位
随着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社区主体也逐渐多元化,因此多样化的社区矛盾冲突也随之显现。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完善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便是找寻化解冲突矛盾的方法和机制。以黄浦区为例,由于地处上海传统核心区域,其中老旧院落较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资源有限,由此导致社区内部矛盾冲突较多,化解社区矛盾冲突工作面临复杂情势。近年来,黄浦区在化解矛盾冲突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全区通过加大社区面对面
学位
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而且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也不容乐观,有超1.8亿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社会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群体的关注度也相应提升。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介入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过渡期护理,做好专业评估,使患者到达“全人”健康状态。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质性访谈,按照奥伦自理理论需求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分为三个方面,六个类别。即普遍性的自理需
学位
当下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概括出了“青年高质量发展”的更加具体的主要内涵,新时期对青年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社会文明道德素养的要求也更加提升,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共性思想道德基石也越来越坚实。而近年来,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也日益兴起。志愿者们在公益服务活动中担当了十分积极和关键的角色,促进了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其中,青年志愿者是中国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优秀的公益实践才能是顺利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