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机传播是现代公共管理、行政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政府和媒体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就理论基础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逐渐深化,我国政府逐渐学习、接受了多元共治、危机沟通、信息控制等科学管理理念,与媒体的关系也逐步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向“合作者”、“同行者”的关系转化。就基本模式而言,在批判地借鉴学习西方政府和媒体互动模式的基础上,我国各级政府正在一次次的危机传播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本文在此提出,要将“公众”也纳入分析的视野,构建主体、客体、环境三个要素共同组成的复合模式,或可作为政府探索科学互动模式的一种参考。就制度建设而言,除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之外,本文还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一套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本文根据当前危机传播现状,结合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政府和媒体在互动中各自存在的缺失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站在政府的角度,围绕“危机传播之中政府如何应对媒体”这个关键问题,综合心理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提出了时间效率、媒体整合、分级传播、信源调控、议程设置、巧借招牌、借事喻理、故事引导、同频共振、软硬兼施等十项策略。效果评估环节,本文指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总结为评估目标不明晰、评估过程不规范、指标体系不健全、评估主体单一等几大问题。本文建议从危机传播全程考虑,区分应急反应、信息投送、舆论催化三个阶段,分别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关于评估过程,本文根据“目标—结果”模式,建议重点考察计划制定、目标实现、执行过程等各方面。原则上,应注重自我评估与他人评估相结合,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相结合,整体评估与分别评估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