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缓坡资源适宜性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以九江市为例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的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九江市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更加凸显了土地的稀缺性。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低丘缓坡资源,逐步提高低丘缓坡土地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中的保障作用以及提高为各类建设的供地能力,保障市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在空间上、时间上对低丘缓坡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作出统筹安排。   本文借助于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首先确定九江市低丘缓坡的数量及分布。然后分别对低丘缓坡资源进行宜农适宜性评价、宜建适宜性评价。最后,以此为基础,分别提出了九江市低丘缓坡宜农开发利用、宜建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旨在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MapGIS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九江市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坡度图和高度图,再根据低丘缓坡的内涵,得到可利用的低丘缓坡资源。统计得出九江市低丘缓坡的总面积为1183383.45hm2。   (2)借助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九江市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生成宜农适宜性评价单元。然后分别运用特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宜农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及权重,并确定了全市宜农低丘缓坡资源的面积为1141112.08hm2。最后,对宜农低丘缓坡资源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低丘缓坡宜耕的面积为422311.21 hm2;宜园的面积为397455.95 hm2;宜林的面积为321344.92 hm2。   (3)借助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九江市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类型图生成宜建适宜性评价单元。然后分别运用特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宜建适宜性评价指标及权重,并确定了全市宜建低丘缓坡资源的面积为42271.37hm2。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中国古代漆器——西汉漆砚进行相关研究,主要从汉代广陵国时代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了漆砂砚出现的原因,并详细介绍漆砂砚的工艺特征及其社会价值和意义。
高中化学选择题中常有一类无数据计算型的选择题,此类题型在未出现一个数据的情况下,要求计算出百分含量、比值、化合价、物质的量浓度等具体数值,往往使学生因找不到数据觉得无从下手.其实此类题型虽未出现数据,但往往在题中暗藏信息或规律,甚至因未出现数据题目往往设置巧妙,使得解题方法更加简单.    一、利用最简式相同解题    例1 取一定量的甲醛气体溶于适量的冰醋酸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果糖得混合物甲;
常有学生向老师和家长诉苦,说数学课上老师讲的东西自己全部听得懂,但是到了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就无从下手了.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懂而不会”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有哪些,又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笔者反复听课思考并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考后,确有不少收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一谈.    一、预习准备不充分    有些教学内容老师会布置课前预习,而部分同学又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认真完成.教师因为课
很多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逐一进行记忆的,觉得杂乱无章,苦不堪言,而且经常忘,无法找到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归纳.本文从中学阶段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入手,引导学生如何有效的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内容繁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往往是逐条的进行记忆,反应方程式更是反复的默写过关,无疑既增加了复习时
新课程更为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自然也要努力转变教学思维,积极备课,充分备学生,同时依据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这样才能发挥对学生的主导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效的新课导入,能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能激
品种来源湖北省宜昌地区兴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北斗星”作母本和“康革1号”作父本,1975年杂交育成。原代号:7621—12。1985~1987年参加由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王持的湖北省
目的 :研究硒代甲硫氨酸(selenomethionine,Se Met)联合5-氟尿嘧啶(5-l uorouracil,5-FU)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S
通过实例剖析,感知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在建立物理知识及解决物理问题中的思维过程,认知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的特点,明确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对建立物理知识及解决物理问题的作用.    中学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获得知识的思维方式,学生明白了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明确知识的所以然,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在运用思维方式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过程中形成学习能力,以达到“受之以鱼更
高中数学知识密度大、抽象性高、独立性强,学生自学的难度大,需要有教师的教导和参与才能完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者,在新课改要求学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学习化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