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近期局部疗效以及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ey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与传统的乳腺改良根治手术相比,保乳联合放疗在治疗肿瘤的基础上,保存了乳房外观从而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中,放疗是改善局部控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文献表明肿瘤的局部复发大部分发生在原发肿瘤3cm以内,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 IORT)在原发肿瘤瘤床控制上有一定的优势。术中放疗最大的优势避免了术后由于组织瓣移位所带来瘤床定位的偏移,提高了瘤床推量放疗的准确性,其次是降低因化疗而延迟放疗所导致的肿瘤增殖的风险,有利于术中放疗增加对乳腺癌的局部控制。术中放疗有利于乳腺癌保乳患者局部控制的可能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临床疗效方面,我们根据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等资料纳入70例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患者(保乳+单纯术中放疗8例,保乳+术中放疗+全乳放疗62例),并匹配常规保乳术患者45例。对此115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等进行随访,以评估术中放疗的疗效、不良反应等。在机制方面,我们通过收集联合术中放疗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伤口引流液与单纯保乳术后患者伤口引流液,分别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共培养后,观察乳腺癌术中放疗后伤口引流液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相关凋亡基因TRAIL(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Bcl-2(B-cell lymphoma 2)、Ba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CASP10(caspase10)表达的影响,探索术中放疗对乳腺癌局部控制的可能机制。方法我们收集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患者(保乳+单纯术中放疗8例,保乳+术中放疗+全乳放疗6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状态等信息匹配了常规保乳术患者45例。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线上回访等方式对此115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放射相关毒性反应等方面进行随访,以评估术中放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和术后局部控制的近期疗效。另外,收集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保乳手术患者的术后24小时的伤口引流液,其中单纯保乳术10例,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10例,通过把伤口引流液与传代后贴壁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常规培养24小时,提取RNA(Ribonucleic Acid)后进行逆转录,后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 PCR),检测凋亡途径相关基因TRAIL、Bcl-2、Bax和CASP10的表达。结果1.收集70例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患者(保乳+单纯术中放疗8例,保乳+术中放疗+全乳放疗62例)的临床资料(术中放疗组),并匹配45例常规保乳术患者(保乳组),中位随访26个月,保乳组局部复发率为4.4%,术中放疗组为2.9%(P=0.65)。术中放疗组中8例仅单纯行术中放疗的极低危患者(符合ASTRO适宜术中放疗的标准:年龄≥50岁,单病灶、肿瘤直径≤2cm、淋巴结阴性、ER受体阳性、手术切缘阴性)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提示在极低危患者中仅做术中放疗,可以获得与全乳放疗相似的近期局部控制效果。两组随访期间未出现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生存率100%。保乳组(n=4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术中放疗组(n=70)为:18.6%(P=0.67),术中放疗不明显增加保乳术后伤口感染、脂肪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保乳组(n=45)术后放射相关毒性反应发生率为55.5%,保乳+单纯术中放疗组(n=8)为12.5%(P=0.051)。保乳+术中放疗+全乳放疗组为22.6%(n=62),该组与保乳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毒性反应最多为放射性皮炎(保乳组13例+术中放疗组7例),且主要是I级放射性皮炎。术中放疗没有增加放射相关毒性反应。2.与非术中放疗组相比,术中放疗组的保乳术后伤口引流液促进MDA-MB-231乳腺癌细胞促凋亡基因TRAIL(IORT-WF=2.95±1.59;WF=1.36±1.02)、Bax(IORT-WF=1.04±0.31;WF=0.47±0.18)、CASP10(IORT-WF=1.01±0.16;WF=0.36±0.08)表达上调,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IORT-WF=0.54±0.4;WF=1.27±0.9)(P<0.05)。术中放疗可能通过诱导瘤床局部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局部控制。结论1.高选择性保乳患者仅做术中放疗,可以获得与全乳放疗相似的近期局部控制效果。2.术中放疗不会显著增加保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放疗没有增加放射相关毒性反应。3.术中放疗后伤口引流液,促进了MDA-MB-231乳腺癌细胞促凋亡基因TRAIL、CASP10和Bax表达上调,抑制了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术中放疗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技术,构建五种影像组学模型并筛选用于预测乳腺肿瘤良恶性、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负荷的最优影像组学模型,并对比其与超声医生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1.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影像资料,其中包括良性肿瘤患者85例,恶性肿瘤患者145例。超声医师根据患者超声图像协商判定肿瘤性
学位
背景与目的: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并且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肝癌患者一旦出现PVTT则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易出现肝内外转移、门静脉高压症、难治性腹水、肝功能不全甚至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癌合并PVTT的重要方式,但术后高复发率
学位
学位
相对于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刑事案件更具冲击性,是媒体报道与公众关注的重点。犯罪嫌疑人或犯罪人作为刑事案件主体,是媒体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媒体一般匿名或化名报道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或犯罪人。我国与刑事案件报道相关的规范中,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允许媒体公开涉罪未成年人姓名外,其他法律规范、道德规范都未严格禁止媒体报道犯罪嫌疑人或犯罪人姓名。相反,2021年实施的《中
学位
目的比较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机体炎症反应的区别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在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为:(1)患者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2)体重指数(BMI)≤28kg/m2;(3)术前病理证实为腺癌;(4)距肛门边缘5-30 cm的肿瘤;(5)肿瘤的最大直径≤5cm;(6)术前
学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对于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困境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成都市“知贷通”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这一建设案例,该平台提出“一补一池三平台”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理念,构建了风险分担、融资补助、质物处置、评估评价的创新机制。
期刊
建成环境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系是健康地理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多数研究仅关注社区视角,忽视了学校邻里建成环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本文基于大连市第七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数据以及2015年空间兴趣点数据(POI)、道路网、遥感影像等数据,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传统的两层模型和交叉分类多水平模型对比分析了社区和学校邻里建成环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青少年体质健康整体上处于及格水平
期刊
【背景】当前,我国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原发性肝癌,其中,90%的病例为肝细胞癌,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二大肿瘤导致死亡的病因,对我国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患有原发性肝癌的病人中,大部分感染了乙肝病毒,并且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大多数病人在就诊时已经发展为中晚期肝癌,病情较严重,预后差,而其中大肝癌,甚至是巨块型肝癌(肿瘤直径>10cm),五年生存率更是在10%以下。大肝癌术后
学位
研究背景胶质瘤(Glioma,G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大多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方案。胶质瘤是一种基因异质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分子的缺失、突变及扩增等,尽管经过了许多年的探索,在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上取得巨大进展,实现了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疗,仍然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胶质瘤患者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依旧很差。因此,寻
学位
以黑木耳菌渣为主要基质,研究其发酵料栽培花脸香蘑的效果,结果显示:采用黑木耳菌渣基质(黑木耳菌渣98%,石灰1%,石膏1%)栽培花脸香蘑,鲜菇产量达到4.24 kg/m~2,生物学效率为31.8%,明显高于对照常规玉米秸基质(玉米秸秆73%,牛粪25%,石膏1%,石灰1%)的3.41 kg/m~2和25.6%;鲜菇含水量为85.5%,低于对照的89.6%。菌盖较对照厚,虽然色偏浅、呈粉色,但对其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