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CC发动机动态过程特性与建模方法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5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BCC发动机兼具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优势,在全工作包线内具有较优的工作性能,应用前景广泛。当前对RBCC发动机的流动燃烧机理和燃烧组织技术已有一定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RBCC发动机已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为实现全模态安全、可靠的工作,必须对发动机实施有效控制,研究发动机气动热力过程动态特性并建立发动机控制模型。本文利用三维CFD技术研究了发动机的动态特性,通过喷注流量的阶跃和喷注位置的切换,获得了RBCC发动机动态响应数据;研究了热力喉道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讨论了状态变量的选取原则,确定了特征截面的具体位置;基于直连试验,研究了RBCC发动机的动态特性时间和释热、波系组织传递规律;在CFD模拟和试验研究基础上,确定了状态空间模型的具体形式;基于Ma3来流CFD模拟结果,分别采用拟合法和遗传算法建立了发动机二维状态空间模型,讨论了特征数据点个数、参数之间相互匹配关系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判别了模型的能控性和可观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特征截面应靠近热力喉道生成位置,以对发动机工作参数的变化较为敏感。凹腔所在位置为发动机集中放热区,对热力喉道的生成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实际选取凹腔后截面作为特征截面。2 RBCC发动机的动态过程响应时间受喷注方式和来流马赫数的影响。同一喷注位置下,二次燃料喷注当量比越高,动态响应时间越长;相同喷注当量比,分级喷注较集中喷注具有更长的动态响应时间;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升高,动态响应时间逐渐变短。3基于二次喷油规律变化的动态数据,利用拟合法和遗传算法可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且遗传算法较拟合法具有更宽广的适用范围。在兼顾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前提下,实际选取20个特征数据点较为合适。针对遗传算法,遗传算子参数的选取需和种群的范围相匹配。
其他文献
虚拟现实(VR)技术顺应了设计技术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了产品设计向虚拟化方向的发展。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组合夹具组装设计,用户以更接近实际操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夹具拼装,经过
本文结合国家863科研计划项目“深空探测自主技术与仿真演示系统”(2004AA735080),对深空探测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了深空探测器的动力学模
钛合金板料室温下塑性变形范围窄小,成形困难,回弹严重,卸载后通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形状变化,影响制件的几何精度。本文针对这些特点,以TC1M和TC2M钛合金板料为研究对象,对室温下钛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时变性。传统的控制算法的设计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难以对复杂对象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有必要研
注塑制品的变形过大一直是困扰模具企业的一大难题。随着有限元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化模拟已经逐渐成为工艺分析和优化设计的有效工具。注塑模CAE软件能够计算出特定
物体运动速度是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速度的测量在生产、生活、科研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需求和应用。例如测量高速行驶的汽车、一定飞行姿态的弹丸、物体爆炸的
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高比模等许多优越于传统金属材料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国防及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任何一种工程材料来说,建立适当的强度模型,对判断材料的承
由磁流变液制成的阻尼器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功耗低、阻尼力大且连续可调,是一种典型的可控流体阻尼器,适用于结构振动控制及车辆悬架系统振动控制的作动器。目前在振动控制
载人航天测试发射领域涉及学科众多、专业复杂,内容丰富,不断涌现出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新技术。测试发射专家系统集测试发射技术与人工智能于一体,是发射场信息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