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是我国教育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无疑对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至关重要,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农村学校体育的普及,有利于大面积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体育文化和文明生活方式在农村的传播,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各级政府逐步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轨道,许多省、市、自治区召开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使得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国内学者也加强了对我国各地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针对现状在人、财、物的建设方面也提出了一些较好的建议,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对巩固和发展多年来学校体育改革的成果,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是十分重要的。四川省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以各项教育、学校体育法规为依据,积极地开展工作。把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实施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四川省是一个农牧人口比重较大的农业大省,经济发展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以来,尽管国家在政策上向西部倾斜,大力支持西部的经济发展,但总的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十分缓慢。本文在对四川省150所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分析基础上进行较系统地微观研究,并提出发展战略目标及对策。进而为四川省相关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政府教育部门进行规划和制定计划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不容乐观:体育教学实施状况令人担忧;体育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农村学校现有条件与学生对体育需求矛盾突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经费严重不足;课余体育活动开展不到位;体育卫生保健及学生体质测试状况尚未达到标准;学校领导对体育管理不够重视。由此提出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一是深化农村学校体育学科教学改革,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健康第一”思想。大力挖掘农村体育教学资源,编写符合本地实际的体育学科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完善管理体制,转变观念,制定规划,形成良好的政府到学校管理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系;三是改革体育学科教学评价,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新形式下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四是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师资培养,稳定农村体育教师队伍,适应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需要;五是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六是增加体育经费,有计划地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场地、器材缺乏的现象,改善农村学校体育卫生的基本条件,有效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