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射频掩护的认知抗干扰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m82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掩护作为一种充分彰显雷达主动行为优势的抗干扰手段,具有实现简单与抗干扰性能优异的特点。随着电子战的发展,雷达人为有源干扰环境的复杂化及干扰设备的智能化给现有的雷达射频掩护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认知技术因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智能性,在现代雷达系统及电子战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现阶段雷达对抗的技术特点,以射频掩护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的方法,基于雷达有源干扰引导原理,对雷达射频掩护抗干扰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现有雷达射频掩护抗干扰的时效性与智能化程度,将认知技术引入到射频掩护抗干扰中,对引入认知技术后的雷达射频掩护抗干扰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现阶段雷达干扰及雷达有源干扰引导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雷达有源干扰系统的组成及各个模块的功能;然后重点讨论了有源干扰的时域、频域、空域、极化域引导原理;最后研究了雷达有源压制式与欺骗式干扰原理,对雷达典型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2.对雷达射频掩护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传统的雷达射频掩护系统模型,探讨了各个模块的原理及功能;然后基于雷达有源干扰的时域、频域、空域、极化域引导原理,给出了雷达射频掩护时频域抗干扰准则与数学模型;最后利用雷达抗干扰效果评估概率准则及干扰侦察前端截获概率模型,对射频掩护抗干扰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时间准则与功率准则,对射频掩护的抗干扰效果给出了更为实时,且更为具体的参数度量与评估方法。3.对引入认知技术后的雷达射频掩护抗干扰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认知技术;接着提出了引入认知后的雷达射频掩护抗干扰系统模型,分析了各个系统模块的功能与工作原理;然后给出了射频掩护认知原理框图,讨论了射频掩护的认知技术,重点仿真分析了基于多相滤波高效结构的数字信道化干扰认知原理;最后基于认知抗干扰的动态博弈特性,提出了雷达射频掩护时频域认知抗干扰调度策略,并对引入认知技术后的雷达射频掩护抗干扰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于上睑臃肿的单眼皮患者采用"半开放"法重睑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沿重睑线由正中点向外侧切开皮肤约10mm。处理切缘上下皮下眼轮匝肌、眶隔及脂肪,充分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相比有很多优点,如阈值低、没有光学灾变损伤以及可以二维集成等。808-nm半导体激光器主要用于泵浦固体激光器,但由于对808-nm VC
同志们:$$当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非常不容乐观。2017年,PM10年平均浓度78微克/立方米,比全省平均值高5.4%;PM2.5年平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比全省平均值高19.5%;SO_(2)年平均浓度28.9
报纸
她,长年累月守望着祖国的万里海疆;月复一月追逐着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的浪花。她,乘风破浪激起千堆皓雪;在白天与黑昼的交替中平定骇浪惊涛。
集成电路要继续按照摩尔定律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技术,而三维集成电路和片上网络(NoC)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三维集成电路提供了一种新的提高IC集成度的方法,而通孔硅(TSV)技术被认为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日益广泛的电力电子装置使电网中的谐波污染越来越严重,大量的谐波电流和冲击性无功功率导致电网电压和电流产生严重的畸变,对电力系统造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实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文章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多媒体在实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
通过对小波分解系数进行门限阈值处理 ,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 ,同时能够很好地重构信号 .文中提出了平均阈值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波包去噪的效果 .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
近年来,北航附小体育教育工作成果显著,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和大幅提升。根据国家教委最近一次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摸底状况显示,北航附小的学生其他的身体素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