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过渡金属化合物对电极材料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sh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一种高效的太阳能转换器件,主要由光阳极、电解质和对电极组成。其中,对电极承担收集电子和催化电解质中I3-还原反应的作用,是DSSCs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金属Pt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电催化能力,是目前性能稳定且高效的对电极材料。然而,有限的储量和分布严重不均决定了Pt价格高昂,不宜大范围使用。因此,研究高效非铂对电极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新型的过渡金属化合物非铂对电极,并探索其中的电催化活性位分布及动力学传质过程等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一、基于不同形貌二硫化钼电极材料,研究电极电催化活性位分布与形貌的关系,以及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剥离的方法,从多层MoS2(ML-MoS2)制各了二维片状的类石墨烯形态的有限层MoS2(FL-MoS2);通过高温热解硫代钼酸铵,制备了MoS2纳米颗粒(MoS2-NPs)。作为对电极材料,三种不同形貌的MoS2对电极相应的DSSCs转化效率呈现如下顺序:MoS2-NPs>ML-MoS2>FL-MoS2。经过XRD和TEM分析,MoS2纳米颗粒暴露的(100)晶面明显多于多层MoS2和有限层MoS2。综合电化学阻抗分析和吸附实验等结果,证明对于I3-的还原反应,MoS2的催化活性位分布在(100)晶面的边缘,而不是基面(002)上。  二、研究Fe3C/C复合物的合成和作为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探索复合物中碳对电极性能的内在影响等深层原因。通过一步高温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碳含量的Fe3C/C复合物。随着前驱体中碳源的增加,复合物中碳的含量也相应增加。研究结果表明,作为DSSCs对电极,复合物中碳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发挥。碳含量过低,不能为复合物提供良好的导电介质,电极导电性能差。碳含量过高,电极对I3-的电化学吸附作用强,不利于电极表面传质过程的进行。当复合材料中,碳含量为75.79%时,电极展现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其相应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6.39%。
其他文献
锰氧金属配合物是催化氧化、生物合成催化反应的重要中间体,在烷烃的羟基化、烯烃的环氧化、杂原子(S,P,N)化合物的氧化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咔咯配体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物理
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凋亡机制被抑制,因而造成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Bcl-2蛋白家族在内源性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抗凋亡成员如Bcl-2,Bcl-xL和Mcl-1蛋白等在多种肿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自由基三氟甲基化反应和全氟烷基膦配体的合成与应用。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使用CF3I作为三氟甲基源,Na2S2O4或HOCH2SO2Na作为自由基引发
本文主要研究α-氨基及羟基-H-次膦酸酯的不对称合成,以及P-H键的一些转化反应。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α-氨基羧酸的H-次膦酸类似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氨基膦酸酯
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的利用和开发,为当今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它让学生眼观其行,耳听其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直
数学本是培养和造就各类专业人才的共同基础,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就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提出选择适宜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数学教学课堂——快乐
对于MMA/BA/AA/HEMA无皂乳液体系,该文采用了咱子共聚乳液和分步控温相结合的方法,单体采用全连续滴加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反应快速而平稳,反应过程中凝聚率降低,且固含量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行,具体的课堂教学变得比以前更加有活力,但是课堂时效性却未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由于高中生所学的课程增多,英语学习时间逐渐被减少.因此,摆在英语老师
合成了三种a-炔酯单体HC≡CCHR(R:OOCCH,OOCPhOH-o)和16种含有机膦配体 和茂配体的钯(镍)σ-键合炔络合物,其中两种炔酯单体和七种炔络合物属首次合成.系统 研究了三苯基磷钯
TiO2材料在材料学、化学、环境学以及工程学界的广泛重视,但是TiO2材料的禁带宽度较大,只能吸收波长小于387.5nm的紫外光部分,不能利用太阳光中占大部分的可见光能量,此外,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