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都不能脱离世界孤立存在,如今的世界已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全球化已经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而这就要求需要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都不能脱离世界孤立存在,如今的世界已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全球化已经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而这就要求需要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学生是否拥有世界眼光、国际思维来解决问题,进而学会分析相关问题,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会是决定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中阶段是学生能力、人格塑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历史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人文课程,比其他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上更具优势。然而,由于高中阶段的特殊性,当前中学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历史课程国际视野内容的缺少、教师学校的观念及素质等等一系列因素导致高中生整体的国际视野的缺乏。而在高中阶段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国际视野,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论文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为基础,并与必修一一些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对高中生调查问卷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生国际视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理念树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方法、途径去解决、提高高中生国际视野,使学生更好认识如何追求国际理解、尊重、认同和欣赏其他文明成果,以及培养开放性思维;引导学生用全球化的视野观察、分析问题,从而促进国际性人才的培养,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最后提出在国际视野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高中阶段要理性对待国际视野培养。本论文除绪论、附录、结语外,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阐述了国际视野的内涵及相关内容。首先对国际视野的内容作了自己的阐述,国际视野内容即包括立足本土、民族自信;国际知识视野;国家情感态度;国际行为能力。第二,阐述国际视野的提出与它在中国的发展。最后,基于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结合其他国家对国际视野培养的要求,探讨历史教学中培育国际视野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在关于高中生必修一国际视野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学生国际视野培育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且依据问卷数据分析探究学生国际视野缺乏的原因。第三部分,依据第二部分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的途径,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提出分别从理念树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以上方法途径来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第四部分,是国际视野培养的反思。主要探讨、提出国际视野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高中阶段应理性地培养国际视野,不能麻木机械地去培养国际视野。高中生阶段是“拔节孕穗”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重要阶段,而历史作为培育国际视野的最重要的人文课程之一,是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历史要担负起培养国际视野的重要责任,逐步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行为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世界。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视并加强对国际视野的培养是国际要求、国家要求、学生自身素质要求。本论文从人民版必修一课程内容出发,深入教育教学,逐步培育学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
其他文献
责任教育是中外教育界经久不衰的经典命题,中国自古就重视人才培养中对道德素养的提升,其中责任是主要内容之一,西方自近代以来各国都重视对其公民责任意识的塑造,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及途径,20世纪下半叶联合国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和“学会关心”的研讨会中都提及个人的责任培养。当下中国青少年一代面对信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身上担负着国家间实力竞争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党和政府也十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iPad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大变革,特别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机构、教育教学环境、教与学评价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是教师主导的,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反馈给教师这种模式。这样的互动方式往往难以让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思维的根本性变化,相比于传统的PPT、电子白板教学,iPad强大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非常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这是因为乡土史资源内涵丰富,是生动的教育素材,可以唤起初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家乡以及祖国的热爱,实现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青岛西海岸新区,是一个国家级新区,不仅现代化水平很高,发展势头猛烈,而且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在这里发现了距今约四万年的原始人类遗存,往后延伸,这里也是中原文明的衍生地,战国七雄的齐国在这里修建了齐长城,千古一帝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的颁布,强调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成为历史教学中的新的理想和重点目标。在实现新课标精神中,有效合理的课程资源开发是其重要手段。而历史是由人构成的,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来源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以其个性化的活动,从不同侧面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他们自身的个性特点与人物活动成为了历史事件的创设者、历史现象的发起者、历史活动的连接者、社会价值的传承者。历史人物的引入有利于构建历
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情境,一些实际问题只需要确保一定的准确度就能顺利解决,不需要精确的计算结果,估算起来简单得多。估算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推理与判断教学的方法,在我国现代教育领域一直以来都很受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估算教学研究的力度是怎样,估算的教学中会遇到什么问题等,都还是有待深入研究。数学估算与估算的教学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国际上有关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学校教育方式在不断进行调整,教育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学校教育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造意识,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祖国的未来是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来推动的,即每个学生身上都肩负着复兴的使命。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由于教育的创新,团队合作的教育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教育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信心,
国际理解教育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兴起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出具备国际合作、国际理解能力的优质人才,从而促进全球和谐发展、共生、共存、共荣。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升,对外交流日益密切,我国明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创造性构想,将“国际理解”定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点之一,并多次在教育政策中强调要大力推动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和落实,培养具有国际理解素养的人。历史
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基本图形,其中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最基本的关系。纵观三角学的历史,在天文、航海、地理等方面的发展之下,解三角形也随之诞生,这正体现了这部分知识对我们实际生活的必要性。所以,从HPM视角下研究解三角形问题也就尤为重要。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不仅更贴近于学生的认知起点,逻辑思维方向,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教师角度来说,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提
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推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成为了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多还是以具体和形象思维作为主要的思考方式,而一个新颖适当的情境,可以使原本死板乏味、味同嚼蜡的数学知识变得活灵活现、兴致盎然,因此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尝试创设情境,使用情境教学法。他们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身心特点,设置形式多样,新颖别致的教学情境,把教学情境作为帮助学生感知生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于2017年在教育部官网发布,规范了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运算、数学分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探索精神,强化创新意识,综合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综合发展。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素养是数学学科教学环节的重要目标,翻看近几年高考真题试卷,涉及到数学运算的题目不在少数,提升数学运算素养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