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水平、发酵豆粕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蛋白水平、发酵豆粕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不同蛋白水平、发酵豆粕在樱桃谷肉鸭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不同蛋白水平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方法480只一日龄健康雄性樱桃谷商品肉鸭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Ⅰ组蛋白水平按饲养标准,为21%;Ⅱ组蛋白水平按饲养标准降低一个百分点,为20%;Ⅲ组蛋白水平按饲养标准降低二个百分点,为19%;各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水平调成一致。试验分为2个阶段,21d为第一阶段,42d为第二阶段。试验结果1.1生产性能21d:Ⅱ、Ⅲ组采食量、体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 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42d:Ⅱ组体增重最高,分别比Ⅰ、Ⅲ组提高了3.49%、0.11%,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Ⅱ组(P>0.05)。Ⅰ、Ⅱ组成活率均比Ⅲ组提高了1.95%,差异不显著(P>0.05)。1.2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功能21d:Ⅰ组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Ⅱ组(P<0.05);42d:Ⅰ组血清中尿素氮显著高于Ⅱ组(P<0.05);21dⅢ组MDA显著低于Ⅱ组(P<0.05);42d:Ⅱ、Ⅲ组GSH分别比Ⅰ组显著提高(P<0.05)。1.3免疫功能21d:Ⅱ组胸腺指数分别比Ⅰ、Ⅲ组极显著提高(P<0.01);42d:Ⅲ组脾脏指数比Ⅰ组显著提高了21.62%(P<0.05),比Ⅱ组提高了32.35%,差异极显著(P<0.01);42d:Ⅱ组十二指肠浆细胞数量显著少于Ⅰ、Ⅲ组(P<0.05);Ⅱ组回肠浆细胞显著高于Ⅲ组(P<0.05);42d:Ⅰ组十二指肠酸性粘多糖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空肠酸性粘多糖显著高于Ⅲ组(P<0.05);Ⅲ组回肠酸性粘多糖显著高于Ⅰ组(P<0.05)。1.4消化功能21d:Ⅰ、Ⅲ组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十二指肠脂肪酶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1)。42d:Ⅰ组十二指肠淀粉酶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十二指肠脂肪酶显著高于Ⅲ组(P<0.05)。21d:Ⅲ组粪便中氮含量极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Ⅲ组粪便中磷含量极显著低于Ⅰ、Ⅱ组(P<0.01)。42d:Ⅱ组42d粪便中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粪便中氮含量极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⑴不同蛋白水平影响樱桃谷肉鸭的生产性能,本试验中以19%、20%蛋白组生产性能较佳⑵不同蛋白水平影响樱桃谷肉鸭的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20%蛋白组樱桃谷肉鸭具有较好的免疫指标及十二指肠消化酶活力,而粪便中氮磷具有随蛋白水平增加而升高的趋势。2.发酵豆粕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方法800只1日龄樱桃谷雏鸭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Ⅰ组为抗生素对照组,II组为空白对照组,Ⅲ、Ⅳ、V组分别为3%,6%,9%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试验组。试验时间为6周。试验结果2.1生产性能21d:Ⅳ、V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Ⅰ、II组(P<0.05),而Ⅰ、II、Ⅲ组,Ⅳ、V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料重比和成活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42d:Ⅰ、Ⅲ、Ⅳ、V组平均体重均极著高于II组(P<0.01),而Ⅰ、Ⅲ、Ⅳ、V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料重比Ⅳ组极显著低于II组(P<0.01),Ⅰ、Ⅲ、Ⅳ、V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Ⅰ、Ⅲ、Ⅳ、V组均显著高于II组(P<0.05),而Ⅰ、Ⅲ、Ⅳ、V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42d:Ⅰ、Ⅲ组、Ⅳ组胸肌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Ⅰ、Ⅲ、Ⅳ、V组腿肌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V组腿肌率比空白对照组高5.92%,而Ⅰ、Ⅲ、Ⅳ、V组腿肌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2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功能21d:与Ⅰ组相比,Ⅳ和Ⅴ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 Ⅲ组极显著提高(P﹤0.01);与Ⅱ组相比,Ⅲ组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中尿素氮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Ⅳ和Ⅴ组血清中尿酸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42d:Ⅳ组血清总蛋白比Ⅱ组显著提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血清中尿素氮均极显著降低(P<0.01);各组之间尿酸无显著差异;Ⅲ、Ⅳ、Ⅴ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均低于Ⅱ组,其中Ⅲ组达显著水平(P<0.05)。21d:Ⅲ和Ⅴ组血清中SOD活力显著高于Ⅱ组(P﹤0.05);Ⅴ组血清中GSH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2.3免疫功能21d:Ⅲ、Ⅳ组胸腺指数分别比Ⅱ组显著提高(P﹤0.05);Ⅳ、Ⅴ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Ⅱ组(P﹤0.05);42d:与I组相比,III组脾脏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V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21d:与I组相比,III、IV组乳酸杆菌显著增加(P﹤0.05);与II组相比,IV组乳酸杆菌显著增加(P﹤0.05)。42d:V组乳酸杆菌极显著增加(P﹤0.05);与II组相比,III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显著减少(P﹤0.05),IV、V组双歧杆菌显著增加(P﹤0.05),V组乳酸杆菌极显著增加(P﹤0.05)。42d:与II组相比,IV组空肠酸性黏多糖显著增加(P<0.05)。42d:与II组相比,IV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极显著提高(P﹤0.01)。与I组相比,III、IV组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极显著(P﹤0.01);与II组相比, V组极显著增加(P﹤0.01)。与I组相比,IV组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极显著增加(P<0.01);与II组相比,IV、V组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增加。42d:与I组相比,III、IV、V组十二指肠黏膜浆细胞分别显著增加(P<0.05,P<0.01,P<0.05);与II组相比,III、IV、V组分别显著增加(P<0.05,P<0.01,P<0.05)。与I组相比,III、IV、V组空肠黏膜浆细胞分别显著增加(P<0.05,P<0.05,P<0.01)。与I组相比,III、IV、V组回肠黏膜浆细胞显著减少(P<0.05)。42d:V组十二指肠肥大细胞比II组显著减少(P<0.05);与II组相比,III、IV、V组空肠肥大细胞分别极显著减少(P<0.01)。42d:与II组相比,III、IV组十二指肠IgA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2.4消化功能21d:IV、V组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II组(P<0.01),III组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II组(P<0.01)。42d:与Ⅱ组相比,Ⅲ、Ⅴ组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Ⅳ组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脂肪酶活性比Ⅰ、Ⅱ组极显著提高(P<0.01)。21d:与I组相比,III、IV、V组粪便中的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II组相比,III、V组分别极显著降低(P<0.01)。与II组相比,V组粪便中磷含量显著减少(P<0.05)。42d:Ⅳ组粪便中氮比Ⅱ组降低了6.68%,差异极显著(P<0.01)。Ⅳ组比Ⅰ组降低了12.80%,差异显著(P<0.05)。42d:与Ⅰ组相比,Ⅲ、Ⅳ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组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与Ⅰ组相比,Ⅳ、Ⅴ组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P<0.01);与Ⅱ组相比,Ⅳ组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P<0.01)。Ⅲ、Ⅳ组绒毛隐窝比比Ⅰ、Ⅱ组极显著提高(P<0.01)。结论:⑴用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可改善樱桃谷肉鸭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肠组织结构,增强消化功能,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及粘膜免疫功能,从而可提高樱桃谷肉鸭的生产性能,减少粪便中氮磷的排泄量。⑵樱桃谷肉鸭日中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适宜用量为6%~9%。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对脑瘫患儿头部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组、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组(简称结合组)2组,每组30例,采用粗大运
《家塾教学法》被正式命名为教育法,它是我国正式确认并命名为教育法的第一部教学法作品,可以说是开创了历史的先河,而作为作者的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唐彪也正是因此更为
针对矿用液压支架再制造过程中存在安全稳定性差、效率低等问题,以大型矿用综采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在剖析当前中国液压支架再制造领域发展状况基础上,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结
本文以“甚至”一词作为研究对象,从语言事实入手,利用三个平面理论来分析“甚至”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特点,揭示出“甚至”在现代汉语中的一些使用规律,全文共分六部分:
自主学习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尤其对于从事教学法研究的师生来说。然而,面对自主学习的诸多定义和理解,绝大多数的人把目光集中在了它的教育教学领域的层面上,而忽视了它的心
中外学者公认,相似性在隐喻构建中是不可或缺的,相似性是隐喻的本质。若没有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任何隐喻均是无本之木。因此,研究隐喻的一个重点应是对隐喻中相似性的探讨。
从《马氏文通》起,汉语语法学界就开始了对汉语介词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范围涉及介词的句法功能、句法特征、语义功能、语用功能及介词语法化等各个方面。可以说,
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针对我国目前大部分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现状,研究居住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如何适应老年人退休后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等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社会排斥是分析和回应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概念工具,并将社会排斥分为社会上层的主动排斥与社会底层的被动排斥。两种不同的社会排斥类型,其形成及其作用
目的:观察益脑增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给予维生素C片口服,每次0.1 g,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