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文学中女性“边缘化”与“失语”现象的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亭亭与谭恩美是当今活跃于美国文坛华裔女作家的杰出代表,她们的代表作品《女勇士》与《接骨师之女》一经问世就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她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写作风格、丰富的想象素材以及自身的女性意识,对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女性形象和细腻的女性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她们的作品主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实之间的矛盾、白人与华人之间的冲突以及华裔女性身受父权主义和西方霸权主义的双重压迫。众所周知,美国社会是以白人男子为中心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其他少数族裔则遭受着种种的不公平待遇,以白人男子的配角出现在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华裔女性,遭受着种族、性别和文化的歧视,并被置于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带,无法获得话语权。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以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里不同的华裔女性的经历为主线,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解读美籍华裔女性的生存状态。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主要研究男权社会对女性权利的剥夺以及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对第三世界女性的压迫。基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分析,本文重点研究《女勇士》和《接骨师之女》两部作品中,华裔女性边缘化的“他者”形象与沉默失语的形象特点,深入剖析华裔女性在男权主义和霸权文化的双重压迫下导致边缘化与沉默的深层原因,以及华裔女性寻求和重塑自我并摆脱边缘化与沉默困境的艰苦过程。透过《女勇士》与《接骨师之女》两部作品中的华裔女性形象分析,本文最主要的目的是揭示第三世界女性处于社会边缘以及话语权缺失的困境,鼓励华裔女性通过自身努力构建主体身份并打破沉默,重获话语权。旨在说明处于两种文化下的华裔女性只有理解父权压迫下华裔女性的共同需求和奋斗目标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寻求自己合适的文化身份,最终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这对华裔女性重塑自我文化身份,消除二元对立,建立两性和谐关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传统理论把隐喻仅仅当做一种修辞手段和词汇字面意义的偏离。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能单纯作为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它还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因为隐喻能反映语言和
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是小说最辉煌的时期.它造就了一代卓越的小说家,同时也正是这些杰出的小说家使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狄更斯对此做出的贡献无
日本近代文学巨擘夏目漱石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他的后"三部曲"则集中体现了作家不朽的艺术魅力.该文以精神分析为依据,借鉴土居健郎用"甘え"理论对漱石作品进
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对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经历了几个世纪.大多数外语教师接受教学法培训的同时,却忽视了探讨第二语言的知识是如何储存和如何学习的;忽视了人们
毫无疑问,《宠儿》是一部关于奴隶制的小说.但是,莫里森更深刻地揭示了奴隶制给黑人---个人,家庭和群体所带来的精神创伤.在一个奴隶制社会的环境下,奴隶母亲的爱受到了挑战,
外语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过程,它牵涉到诸多不同的因素,因此外语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时所犯的言语错误也是多方面的。而且任何一种外语的教学都是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了母语的
《无形人》是拉尔夫·艾里森创作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明确体现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小说以不同于传统黑人小说的视角以及某些现代主义手法描写黑人生活,自从1952年发表之
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只要人们谈到外语教学,就会很自然地涉及到一个话题,那就是教师该如何恰当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目前已经有关于教师作用方面的论述,但这些论述
委婉表达方式是日语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日本人的日常交际中被广泛使用.委婉表达方式是形式上表意含糊不清,实际上却寓有言外之意和微妙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表达方式的使用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十六大提出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这次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