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胰肠吻合方式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10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及应用。而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对于患者的术后状态有重大的影响。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胰肠吻合方式,使患者成为最大的获益者,是一个难点。通过比较改良胰肠吻合方式与经典胰肠吻合方式在LPD中应用的效果,旨在为LPD中胰肠吻合方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腹部微创外科,在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行LPD的患者共计126例。其中85例患者应用双荷包桥接胰肠吻合方式(改良胰肠吻合组),41例患者应用导管对黏膜胰肠吻合方式(经典胰肠吻合组),比较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术前情况、术中情况和术后胰漏等情况。结果:1、术前一般资料分析发现,85例改良胰肠吻合组和41例经典胰肠吻合组在年龄分布(t=1.281,P=0.203),性别对比(χ2=0.025,P=0.873)、BMI(t=-1.588,P=0.115)、高血压(χ2=0.030,P=0.863)、糖尿病(χ2=1.055,P=0.304)、术前胆红素(χ2==0.014,P=0.907)、白蛋白(t=0.550,P=0.584)、前白蛋白(t=0.184,P=0.855)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2、术中情况分析:改良组胰肠吻合时间(29.89±5.31 min)较经典组胰肠吻合时间(38.13±5.73 min)缩短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情况分析:改良胰肠吻合组术后出现胰漏17例,其中生化漏12例,B级胰漏3例,C级胰漏2例,经典胰肠吻合组术后出现胰漏8例,其中生化漏5例,B级胰漏1例,C级胰漏2例,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出血、胆漏、胃排空障碍、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PD中应用双荷包桥接胰肠吻合方式并不增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胰漏发生率,反而明显缩短了胰肠吻合时间。更重要的是,该吻合方式不仅秉承了传统吻合方式的优势,还拥有操作简单,缝合要求较低等诸多特点,为LPD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胰肠吻合策略。该吻合方式安全、有效、可靠,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TRAIL联用维泰醇后其促肾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变化情况,并探究其背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使用MTT法、流式细胞术以及western blot法分别观察ALT与TRAIL联用后细胞活性、细胞凋亡以及凋亡蛋白的变化情况。接着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ALT对哪些TRAIL受体蛋白的表达产生影响,并通过MTT法及western blot法观察转染了对应受体si RNA后肾癌细胞的细
学位
目的:通过搜集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探讨两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行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腔镜组共入组104例,开放组共入组315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病理类型、术中出血量、Ⅵ区淋巴结清扫数量
学位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胰腺上区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探讨左右侧联合入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困难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06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4例,并随机分为左后入路组(47例)和联合入路组(47例),前者应用左后入路,后者左右侧联合入路。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分析胰腺上区各组淋巴结转移
学位
目的:探讨关节假体感染(PJ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PJI的预防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统计某医院2003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骨科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共1894例,其中感染病例14例,作为感染组。通过PASS软件估算对照组样本量为98,通过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与感染病例同季度入院的未感染病例,1例感染病例对应7例未感染病例,共抽取98例未感染病例,组成对照组。回顾性收集并分析感染
学位
目的:利用影像学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制备出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的可调式解剖型纳米人工椎体。通过体外力学实验将新设计的人工椎体与临床上常用的钛网和人工椎体比较,评估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为进一步改进和临床研究提供生物力学基础。方法:1.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由影像科拍摄的50例中青年男性患者L1-L3的完整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软件测量正常腰椎的椎体正
学位
目的:研发一种可自行膨胀的,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的化学材料,作为新型软组织扩张器,用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方法:将聚乙烯醇(PVA),丙烯酰胺(AM)作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作为引发剂,水/乙二醇(3/7)作为洗涤剂、氢氧化钠作为稳定剂,进行本体聚合,合成了一种可自行膨胀的PVA水凝胶。通过观察水凝胶的形貌,测定水凝胶的质量膨胀行为、
学位
目的:探讨输卵管远端梗阻患者行宫腹腔镜术后影响其自然宫内妊娠率的预测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列线图模型,个体化预测术后自然妊娠率并提供妊娠指导。方法:经排除及纳入标准后,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因输卵管性不孕至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治疗患者共1151例,通过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术后18~24个月内的妊娠情况,其中1043例完成随访。统计患者术后妊娠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
学位
目的: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有效的外固定支架治疗相较于内固定来说,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本课题基于有限元分析,建立外固定支架固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别模拟正常肱骨模型、骨质疏松肱骨模型及外固定支架固定肱骨骨折模型的肩关节在不同运动状态及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及位移情况测试,分析其结果,指导临床上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置钉
学位
目的:通过对比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与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髌下脂肪垫脂肪组织中IL-6、IL-8、TNF-ɑ三种炎症因子表达差异,以探讨三种炎症因子与上述疾病的联系。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30例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的髌下脂肪垫脂肪组织作为A组,选取3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治疗)的髌下脂肪垫脂
学位
目的意义:本课题对我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颈腰综合征(tandem spinal stenosis,TS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分期手术治疗TSS患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探讨TSS患者MRI结果与术前临床症状和术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脊柱外科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的221例TS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9例,女性92例,年龄(59.7±11.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