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过滤法的旅游目的地推荐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对网络资源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对信息推荐技术地应用和推广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信息推荐技术帮助用户筛选过滤不必要信息,将用户需求的最有效的信息传达给用户,降低用户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信息推荐技术主要包括协同过滤法和内容分析法,该文在研究过程中,将协同过滤法作为研究的主线引入到旅游领域,同时针对目的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借助了内容分析法的重要思想,形成了协同过滤法为主线,内容分析法为重要辅助的有机结合模式。在该文中,加强了对推荐技术、协同过滤法、内容分析法、DMS系统、旅游目的地营销相关理论内容的研究介绍和区分,理顺了文章的理论基础和各理论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旅游目的地推荐系统的基本要素和运算过程做了进一步研究。针对推荐系统基本要素探讨,主要对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目的地特征向量、旅游者经验向量、旅游者特征向量。目的地特征向量方面主要包括:(1)目的地信息输入主体的研究,最终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作为信息输入主体,并确定了采用了国家标准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进行划分;(2)目的地输入表格模版研究,输入内容包括:目的地所在区域、目的地名称、星级评定、电话号码、旅游管理部门、网址、旅游特征、目的地开发时间。较为具体形象地表明了目的地特征,提升了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把握能力。旅游者经验向量方面:本目的地推荐系统重视旅游者的旅游经历,通过对与具有相同喜好的旅游者进行相似度计算,根据相似度较高的旅游者经历,向目标旅游者推荐新的旅游目的地,实现目的地推荐。在设计输入表格模板过程中,考虑到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已经输入过旅游信息的旅游者;(2)新加入的没输入信息的旅游者;(3)新目的地项目的加入。针对这三种情况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输入模板以适应旅游者不同的需要。旅游者特征向量方面:本研究中设定旅游者t的特征向量为Ft,通过旅游者经验矩阵H和目的地特征矩阵E自动计算得到。旅游者访问的目的地越多,目的地旅游特征越集中,便越能准确地反映出旅游者的个人喜好。通过对了推荐系统基本要素探讨,最后针对旅游目的地推荐的形成的具体运算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基于项目分类的协同过滤改进算法该推荐方法。首先利用项目分类信息采用聚类技术为类内未评分项目预测评分值,弥补协同过滤法存在的数据稀疏性问题。然后通过计算类内用户间的相似度得到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最后进行推荐。在本文的最后,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推进系统未来的应用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通过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保证该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旅游者兴趣的变化时间和趋势,准确把握不同时间阶段旅游者兴趣特征,通过不断阶段的聚类分析,推进对旅游者相似度的把握。(2)推进对反映旅游者兴趣的指标建设。可以通过设计体现旅游兴趣反应的指标,由旅游者自行输入信息,通过软件分析,事先注意到旅游者不同阶段的特征,及时把握旅游者兴趣变化。根据不同阶段的兴趣特征,辅助协同过滤法推进旅游者兴趣聚类,进而提升向不同阶段旅游者推荐目的地的准确度和满意度。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把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改变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改革的重点。标准指出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般性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一个长期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我由衷地感到喜悦。对农村孩子来说,数学课程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不能成
现代教育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焦点是针对传统教学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外因轻内因,重模仿轻创造”的不足进行改革。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是个重大课题,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舞台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生怕学生接受不了知识、解决不了问题,从而产生一包到底的“满堂灌”
成果导向教育对我国的教育育人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对传统育人模式的突破,要想深入了解成果导向教育,必须对OBE的实施要点及理念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叫做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大多数规律都是实验规律。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教学不同的物理规律,由于其本身特点的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谈谈物理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一、探究实验法  探究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
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观察班上学生对你关注眼睛的多少,来判断这堂课的吸引力有多大,收效有多高。如果学生对教师的举动关注甚少,教师该好好反思: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是教学内容出了问题,还是教师的语言没有吸引力?等等。下面,我就音乐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谈谈体会:  一、要被学生关注,首先要关注学生  新教改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新教学理念,是新时期的学生观。  1.要关注
2020年春季学期伊始,全国高校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普遍开展在线教学,以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保证教学的平稳、有序开展.通过探讨在线教学几种主要模式的特点,提
根据新课标理念,分层次教学应运而生,其教育目标着眼于人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个体进行分类要求、分类指导,通过区别对待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将分层教学有效运用,推动体育实践多方面发展,这是笔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合理分层分组,发展学生个性  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条件、运动技能水平进行分组,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一个标准量到底。针对不同的分组,要制定不同的层次目
高中物理从本质上说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及相关物理理论的建立都是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的,并经过实验的检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实验地位,加强实验教学的效果,诱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验素质。我们必须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我认为在实验教学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