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小RNA介导的OsSPL基因家族调控网络探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QUAMOSA promoter-binding-like(SPL)编码一类植物中特异的转录因子家族,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抗逆抗病的重要调控因子。水稻中已经发现19个SPL转录因子,在调控水稻分蘖、种子发育、穗型建成,逆境响应等生命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miRNA156对OsSPL的保守调控揭示了小RNA对OsSPL调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陆续发现miRNA529、miRNA535也能够靶向OsSPL基因,表明了 OsSPL上游的调控复杂性。从降解组验证结果来看,除了 3个miRNA家族之外,仍存在其他的非编码RNA能够调控OsSPL基因。因此,本研究从127个小RNA测序数据中检测到162,412个不同的小RNA序列,利用17个降解组测序数据,检测到其中3,173个不同小RNA对OsSPL的切割活性。基于降解组测序数据,对这些小RNA及其切割位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构建了以小RNA和OsSPL靶标关系为核心的调控网络,以期获得可利用的调控模块并发掘其潜在的育种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传统的基于小RNA(以miRNA为例)表达分析方法挖掘功能小RNA存在容易忽略无表达特征但存在靶基因的miRNA的缺陷,本文采用了基于降解组测序的小RNA数据挖掘策略。首先将有差异表达但没有发现靶基因的miRNA设计为假阳性个体,发现靶基因但没有检测出差异表达的设计为假阴性个体,并以此评估计算其ROC曲线,发现其在3个示例物种中该方法均表现出较高的假阴性,且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5以下。而基于降解组测序数据则可以调控活性变化来衡量小RNA的功能,避免了依赖于表达分析造成的假阴性,同时还能提供具体的切割值和位置,为揭示小RNA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2、对来自不同实验的127个公共小RNA测序数据进行数据清洗,统计各个文库的组织来源,处理方法,测序深度等基本信息。通过分类,共整理出来自根,茎,叶,幼苗,种子,幼花,幼穗等7个组织中的小RNA测序数据,本研究只保留降解组验证切割评级在Cat2以上,且存在任一数据集中检测到读数大于1的小RNA。将初步筛选后小RNA去冗余并计算表达量,凡能检测到读数值的都进行保留,并以“sRNA#n”形式进行简单不重复命名,其中n为1~162,412的不重复整数。在psRNATarget平台上预测小RNA-OsSPL靶向关系(Small RNA-Target Interaction,STI),获取预测的调控关系信息,再利用所有已有的降解组文库对这些预测关系进行验证,获得包括3,173序列不同的小RNA、共3460对不同的切割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网络并分析。3、对不同OsSPL家族成员小RNA切割位点多样性及切割活性比较,发现不同OsSPL在不同组织间存在降解丰度和小RNA切割位点差异,并依据检测到切割丰度的降解组数量,进行不同成员间保守和特异,及组织特异和保守的STI和位点的分类。由此发现其中以miRNA156为主的microRNA在2个以上组织中都能够检测到切割活性,尽管并未检测到可以切割所有的OsSPL,但仍然能够靶标到大量OsSPL,特异性差;其他small RNA则具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和OsSPL特异性,如phasiRNA,其大部分在花、穗等生殖器官中切割更为活跃;OsSPL15受到大量冗余小RNA的特异调控。4、以降解组间保守的OsSPL3和OsSPL8为例,我们发现部分OsSPL存在组织间的调控模式差异,即不同切割位点的组合,如OsSPL3;其他则并没有表现出切割模式的差异,总在同一个小区间内发生切割,如OsSPL8。5、对基于降解组的小RNA-OsSPL关系进行共表达验证:利用bowtie将这些小RNA重新比对到基因组,并整理为小RNA的位置注释文件,再以小RNA位置注释文件为索引,用ShortStack计算小RNA在特定样本中的表达,计算了它们与OsSPL共表达相关系数,从表达方面来补充说明小RNA调控OsSPL的复杂多变:以cytoHubba筛选出的边界权重最高的50关键节点为例,miRNA表达大多与OsSPL呈负相关,其他siRNA则多与OsSPL呈正相关。6、从三千份水稻重测序数据平台(RFGB)中查找发生在小RNA切割位置的SNPs,从RFGB中获取对应单倍型的表型信息,包括籽粒大小,穗长,千粒重等11个不同的水稻性状。以OsSPL14/IPA1和OsSPL18为例,IPA1中检测到一个尚未被利用在小RNA切割位点附近发生的SNP,且对千粒重、籽粒长短、幼苗株高高低等性状产生影响;而在OsSPL18中一个已经报道与粒重有关的SNP也被检测到发生在小RNA切割位置附近,且籼粳差异较大。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不仅使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同时也使得极端高温胁迫事件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不断加强。温度升高已经对全球多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造成了明显影响。针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升高对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生产力影响定量化预测的迫切需求,本研究利用小麦生长模拟模型WheatGrow和未来气候情景数据,综合利用GIS技术和情景模拟试验等,定量分析了增温1.5℃(1.5℃ HAPPI
学位
小麦品质主要受品种、栽培措施、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江苏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省内生态类型复杂,从北向南土壤气候类型变化大,导致各生态区小麦产量和品质差异显著。因此,探究江苏省小麦品质区域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江苏小麦品质区划提供参考。本研究以2 018和2 019年间江苏省小麦生产县(区)种植大户抽样的籽粒样品为材料,分析品质指标,探究不同生产区域小麦主推品种及栽培品种在不同区域的品质变
学位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养殖者的养殖倾向完全转变,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更受欢迎,个别本土家畜甚至走向灭绝,比如阳坝牛、高台牛等。外来品种也不断冲击本土优良品种的数量,本土优良畜种岌岌可危,同时有些地方品种近亲繁育严重,会出现繁育困难、成活率低及优良基因难以延续等问题,精液冷冻技术的出现也大幅改良现有的繁育技术。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土优良草食家畜品种,本试验基于人精液DNA试剂盒提取法,
学位
脂质组学是一种新兴的实验技术,通过对生物系统中内源性脂质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以及对脂质分子的代谢通路进行全面研究从而在疾病诊断或治疗、疾病生物标志物鉴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脂质组学包括靶向脂质组学和非靶向脂质组学两种研究方法,由于非靶向脂质组学能够检测生物系统中所有内源性脂质分子,因此非靶向脂质组学更适合于生物标志物的鉴定。脂肪酸是六大营养元素中脂质的重要的组分之一,根据脂肪酸碳链中双键的数量
学位
随着现代水稻产业的发展及人们对水稻品质要求的提高,水稻籽粒品质的优劣引起了生产者、粮食部门、商业部门、加工企业乃至消费者的广泛重视。水稻品质改良、品质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水稻品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状,既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也受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温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不断加强。低温的频发加剧了水稻生产系统的不稳定性,降低了水稻籽粒的品质。因此,深入分析并量
学位
本文以202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蒂姆在比赛中的技术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看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蒂姆七场单打比赛的发球阶段的技术、破发成功率、接发阶段的技术、网前击球的技术、相持阶段的技术和挽救破发点成功率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五点结论:1、发球方面,蒂姆发球稳定性高,一发发球进攻性强得分率较高,但进球率较低;一发发球落点主要偏向于发外角和内角;二发发球落点多
学位
小麦白粉病由活体寄生真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是一种世界性主要病害,严重威胁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寄主抗性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然而病原菌生理小种的迅速演变通常导致抗性的丧失,因此需要不断发掘新的抗病基因。小麦三级基因资源库中的野生近缘属种蕴含许多重要的抗性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来源。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L
学位
叶面积指数(leafarea index,LAI)是作物群体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传统的LAI获取方法费时耗力,而利用卫星遥感能够实现大范围小麦LAI的监测。随着秸秆还田在稻麦轮作区的推广与应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背景从传统的单一土壤背景变为“土壤-秸秆”混合背景,另外,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农田长势不均、地块破碎等因素增加卫星影像中的混合像元,均为大面积准确监测作物LAI增加了难度。前人研究发现红边信息
学位
建立面向水稻不同播栽方式的精确栽培管理方案设计模型,有助于实现水稻生产管理的精确化和数字化。本研究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和咨询作物生产管理专家基础上,结合水稻栽培管理已有研究资料和历史试验数据,借助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对不同水稻播栽方式的栽培管理指标与生态环境、品种类型及生产管理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分析和提炼,集成了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共性算法。面向不同播栽方式和不同水稻品种类型,在已有研究基础
学位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可以利用发酵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并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总称。乳酸菌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乳酸菌具有预防疾病和改善人类健康的生物活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是乳酸菌等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环境中的粘液多糖以及粘附在菌体表面的荚膜多糖。据报道,大约有30种乳酸菌可以产生胞外多糖。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