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毛麦5VS染色体臂上抗小麦白粉病新基因Pm5V的遗传定位与新种质创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ing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白粉病由活体寄生真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是一种世界性主要病害,严重威胁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寄主抗性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然而病原菌生理小种的迅速演变通常导致抗性的丧失,因此需要不断发掘新的抗病基因。小麦三级基因资源库中的野生近缘属种蕴含许多重要的抗性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来源。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L.)作为小麦重要的三级基因资源,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极好的抗性,已从中发掘出抗白粉病基因Pm21、Pm55、Pm62和Pm67,其中Pm21在我国小麦育种中被广泛利用。本研究从来源于意大利的簇毛麦01I140 5VS#5染色体臂上发现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Pm5V,并创制出携带该基因的小麦-簇毛麦T5DL.5VS#5补偿性易位系,并利用遗传分离群体和多态性分子标记对Pm5V进行了遗传定位,为外源基因图位克隆和抗病育种打下基础。主要内容如下:1.簇毛麦5V#5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选育和白粉病抗性分析从(中引 ZY1286×簇毛麦 011140)F1×NAU0686//4*NAU0686 BC4F2世代群体中选育到四种涉及簇毛麦5V#5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体,分别是二体异附加系NAU1857-2(DA5V)、5VS 端二体添加系 NAU1857-10(DAt5VS),T5DL.5VS 补偿性易位系TF5V-11 和 T7DL.7DS-5VS(FL 0.50-1.00)小片段易位系 NAU18511-12(2n=42)。苗期和成株期白粉病混合生理小种接种鉴定发现四份材料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对白粉菌免疫。遗传分析表明T5DL.5VS#5易位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能够稳定遗传,并且抗病基因与易位染色体共分离,进一步确定簇毛麦01I140 5VS FL0.50-1.00染色体区段上存在一个全生育期的抗白粉病基因,临时命名为Pm5V。苗期分小种抗性鉴定发现该基因对24个白粉菌生理小种高抗或免疫,具有广谱抗性且与Pm55的抗谱不同。2、Pm5V的遗传定位分析为了明确5VS#4和5VS#5之间的配对行为,利用两个不同来源的纯合易位系TF5V-2和TF5V-11构建杂交组合及F2、F2:3分离群体。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观察F1的花粉母细胞(PMC)在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发现两条易位染色体能够正常联会配对和分离,表明5VS#4、5VS#5染色体臂之间能发生正常的交换和重组。从小麦5DS序列开发的EST、SSR、IT标记中筛选在5VS#4、5VS#5染色体臂之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并利用小麦660K SNP芯片检测和簇毛麦NLRs富集测序信息开发多态性标记,最终共得到27对用于F2基因分型的多态性分子标记。利用(TF5V-2×TF5V-11)F2分离群体,对抗性基因Pm5V进行遗传分析,222个F2单株在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中符合3:1的抗感分离比,说明TF5V-11的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成株期出现9株感病重组单株,表明Pm5V与Pm55非等位基因;另外利用标记连锁分析,明确了 Pm5V也不是Pm2的直系同源基因。利用JoinMap 4.0软件对基因型和表型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将抗病基因Pm5V初步定位到标记CINAU5VS-10和CINAU5VS-18之间,遗传距离为0.3 cM。根据5VS与5DS之间的共线性关系,将连锁标记对应到中国春5DS染色体臂上相应的物理区间,初步确定了抗病基因Pm5V所在的5DS上的物理位置。
其他文献
学位
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Trin.)Nevski,2n=4x=28,ScScYcYc)是小麦族鹅观草属的多年生异源四倍体植物,具有抗条纹花叶病、抗大麦黄矮病、抗赤霉病、耐寒抗旱、抗除草剂、多花多粒等优良特性,属于小麦族的三级基因库,是小麦种质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为更好地发掘和利用纤毛鹅观草中的优异基因,本研究综合利用FISH核型分析、ITS序列比较和跨内含子分子标记分析,
学位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饲经济作物,在全球农作物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在工业或者食用上对大豆的需求量都非常大,依赖扩大进口量对粮食安全非常不利,而大豆常规育种的速度已不能满足国民对大豆的需求,挖掘并克隆大豆中控制产量、抗病、抗逆相关的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育成理想性状的大豆植株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大豆转基因株系Y6-1①与其他转基因株系、野生型大豆Williams82相比百粒重减少,
学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稻米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稻米品质改良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垩白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主要指标,对稻米品质有重要影响。目前,不同学者围绕垩白性状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在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关于垩白性状的遗传研究,已经发现200多个与其相关的QTL位点,但是仅有少部分QTL被精细定位和克隆,进一步挖掘相关位点和基因对阐释垩白形成分子机制,改善稻米外观品质有重要意义。本研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不仅使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同时也使得极端高温胁迫事件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不断加强。温度升高已经对全球多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造成了明显影响。针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升高对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生产力影响定量化预测的迫切需求,本研究利用小麦生长模拟模型WheatGrow和未来气候情景数据,综合利用GIS技术和情景模拟试验等,定量分析了增温1.5℃(1.5℃ HAPPI
学位
小麦品质主要受品种、栽培措施、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江苏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省内生态类型复杂,从北向南土壤气候类型变化大,导致各生态区小麦产量和品质差异显著。因此,探究江苏省小麦品质区域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江苏小麦品质区划提供参考。本研究以2 018和2 019年间江苏省小麦生产县(区)种植大户抽样的籽粒样品为材料,分析品质指标,探究不同生产区域小麦主推品种及栽培品种在不同区域的品质变
学位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养殖者的养殖倾向完全转变,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更受欢迎,个别本土家畜甚至走向灭绝,比如阳坝牛、高台牛等。外来品种也不断冲击本土优良品种的数量,本土优良畜种岌岌可危,同时有些地方品种近亲繁育严重,会出现繁育困难、成活率低及优良基因难以延续等问题,精液冷冻技术的出现也大幅改良现有的繁育技术。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土优良草食家畜品种,本试验基于人精液DNA试剂盒提取法,
学位
脂质组学是一种新兴的实验技术,通过对生物系统中内源性脂质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以及对脂质分子的代谢通路进行全面研究从而在疾病诊断或治疗、疾病生物标志物鉴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脂质组学包括靶向脂质组学和非靶向脂质组学两种研究方法,由于非靶向脂质组学能够检测生物系统中所有内源性脂质分子,因此非靶向脂质组学更适合于生物标志物的鉴定。脂肪酸是六大营养元素中脂质的重要的组分之一,根据脂肪酸碳链中双键的数量
学位
随着现代水稻产业的发展及人们对水稻品质要求的提高,水稻籽粒品质的优劣引起了生产者、粮食部门、商业部门、加工企业乃至消费者的广泛重视。水稻品质改良、品质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水稻品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状,既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也受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温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不断加强。低温的频发加剧了水稻生产系统的不稳定性,降低了水稻籽粒的品质。因此,深入分析并量
学位
本文以202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蒂姆在比赛中的技术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看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蒂姆七场单打比赛的发球阶段的技术、破发成功率、接发阶段的技术、网前击球的技术、相持阶段的技术和挽救破发点成功率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五点结论:1、发球方面,蒂姆发球稳定性高,一发发球进攻性强得分率较高,但进球率较低;一发发球落点主要偏向于发外角和内角;二发发球落点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