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原薯蓣皂苷通过调控miR-182-5P-FoxO1抑制子宫内膜癌的机制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6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伪原薯蓣皂苷(pseudoprotodioscin,PPD)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探讨mi R-182-5P是否通过靶向Fox O1参与伪原薯蓣皂苷抗肿瘤的作用,以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一、PP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1.采用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PPD处理子宫内膜癌细胞后的生长情况,筛选实验所需的药物浓度。2.应用划痕实验检测80μg/m L PPD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24 h、48 h和72 h之后,对细胞迁移的影响。3.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80μg/m L PPD作用子宫内膜癌细胞24 h后,细胞侵袭情况。二、PP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1.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实验检测PP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分组:Ctrl组和PPD处理组。2.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实验分为3组:Ctrl组加入新鲜培基,处理组分别加入40μg/m L、80μg/m L的PPD孵育48 h,TMRM孵育30 min后,去除染色液进行拍照。3.转染Ad Plus-m Cherry-GFP-LC3B腺病毒,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PP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实验分组:Ctrl组和PPD处理组。4.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5.流式细胞术检测抑制细胞自噬后PP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Ctrl、3-MA、PPD和PPD+3-MA,处理组3-MA 0.5 m M、PPD 80μg/m L和PPD 80μg/m L+3-MA 0.5 m M分别作用于HEC-1A和Ishikawa细胞48 h,FCM检测细胞凋亡率。三、PPD调控mi R-182-5P和Fox O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功能学的影响1.采用RT-q PCR检测PP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相关mi RNAs的影响。2.利用RT-q PCR检测mi R-182-5P的转染效率。3.通过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mi R-182-5p mimics上调mi R-182-5p表达,结合PPD处理子宫内膜癌细胞后,利用MTT、划痕实验、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i R-182-5p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4.通过Target Scan Human预测mi R-182-5P的靶蛋白。再运用WB验证mi R-182-5P和Fox O1是否存在直接靶向关系以及凋亡和自噬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在实验中使用Fox O1的抑制剂AS1842856,进一步研究Fox O1对凋亡和自噬的影响。结果:一、PP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1.PPD能够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与Ctrl组相比,随PPD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随之增强(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增加。MTT实验测得子宫内膜癌细胞的IC50值80μg/m L,将作为之后部分实验用药浓度。2.PPD能抑制细胞迁移,与Ctrl组相比,随PPD作用时间延长迁移率降低。3.PPD能抑制细胞侵袭,与Ctrl组相比,随PPD作用时间延长细胞侵袭数目显著降低。二、PP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1.用流式细胞仪测得的结果显示,与Ctrl组比较,随着PPD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2.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与Ctrl组比较,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3.未处理的Ctrl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细胞出现少量的黄色和红色荧光斑点。而PPD处理组,共聚焦结果显示胞浆中黄色和红色斑点均明显增加,说明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的数量增多,可以认为PPD能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自噬。4.WB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发现,与Ctrl组相比,PPD处理组Bax/Bcl-2、Cleaved Caspase3/Pro-Caspase3、LC3Ⅱ/Ⅰ蛋白比值明显增加。且PPD作用24 h时的LC3Ⅱ/Ⅰ蛋白比值高于48 h。5.实验采用PPD联合3-MA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PP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显示抑制自噬能够促进PPD诱导的细胞凋亡。三、PPD调控mi R-182-5P和Fox O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1.80μg/m L的PPD处理子宫内膜癌细胞48 h后,应用RT-q PCR方法检测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和Ishikawa内10个mi RNAs的相对表达情况。检测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PPD处理组的10个mi RNAs中mi R-182-5P表达下调最大(P<0.01)。实验后续主要研究过表达mi R-182-5P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2.RT-q PCR检测转染组HEC-1A和Ishikawa中mi R-182-5P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Mock组相比,转染mi R-182-5P mimics后,HEC-1A和Ishikawa细胞中mi R-182-5P表达明显上调,说明转染成功。3.MTT、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NC+PPD组和mi R-182-5P mimics+PPD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低于Mock组;与NC+PPD组相比,mi R-182-5P mimics+PPD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升高,说明上调mi R-182-5P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细胞凋亡。4.运用Target Scan Human靶标预测,我们发现mi R-182-5P与Fox O1的碱基序列间存在互补序列,有部分结合位点。WB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P<0.05),与Mock组相比,NC+PPD组、mi R-182-5P mimics+PPD组和AS1842856+PPD组Fox O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中NC+PPD组的蛋白表达量高于mi R-182-5P mimics+PPD组,表明PPD能够通过下调mi R-182-5P表达进而上调Fox O1的表达。WB检测凋亡和自噬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Mock组相比,处理组NC+PPD、mi R-182-5P mimics+PPD和AS1842856+PPD组的凋亡和自噬蛋白比值明显升高;与NC+PPD组相比,mi R-182-5P mimics+PPD的凋亡和自噬蛋白比值较低,提示过表达mi R-182-5P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与NC+PPD组相比,AS1842856+PPD组凋亡和自噬蛋白比值较低,提示下调Fox O1蛋白的表达,抑制了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结论:1.PPD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2.PPD能够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凋亡和自噬。并且PPD诱发的自噬抑制了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3.PPD能够下调子宫内膜癌细胞中mi R-182-5P的表达;过表达mi R-182-5P能够提高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降低PPD诱导的细胞凋亡和自噬;过表达mi R-182-5P进而下调Fox O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自噬。
其他文献
FSG商务咨询分公司隶属于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及企业商务服务集团FSG,属于FSG主业的衍生业务但运作相对独立,主营业务是包括投资咨询、财税咨询和出入境咨询在内的贯穿企业生
拟南芥根具有结构简单、组织均一等特点,是研究植物器官发育分子机理的良好材料。目前,对拟南芥根的形态建成及生长发育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发育受控于相互作用
hepcidin是一类新颖的小分子抗菌多肽,其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还被认为是一种关键的铁代谢调节因子,在鱼类中分布广泛。为有效防治养殖鱼类病毒、细菌(特别是耐药菌)和寄生
目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的需求,GPS监控系统在车载、物流等行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GPS监控系统融合了GPS、GIS以及GSM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车、船、个人等移动目标的
微反应器具有可控性强、安全性好、传质传热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混合醇胺溶液吸收CO2比用单一醇胺溶液有优势。本文采用单乙醇胺(M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混合
自达尔文以来,动植物颜色的多样性一直都吸引着生物学家和进化学家的兴趣,他们一直着力于颜色的多样性来验证自然选择学说,尤其是隐蔽、拟态,警戒等相关理论。但是几乎所有相
卫星云图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气象资料,对于天气分析和预报工作起了极大的辅助作用,尤其在一些难以架设观测台站的恶劣条件区域,卫星云图更是宝贵的气象信息来源。设置一定的时效限制,对云图的移动和变化情况加以预测,这一举措能够显著增强卫星云图资料的实用性。目前对云图的预测挑战有两个方面:实际观测到的云团变化,大多是非平稳、非线性和不规则的;同片区域内不同云系变化程度不同,难以用一种模型进行准确描述。针对上述
学位
目的1.通过访谈了解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2.通过横断面研究,在健康信念模型的理论指导下探讨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从疾病易感性、严重性、感知到益处、感知到障碍、行动线索、自我效能层面描述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特征性变化。方法1.运用访谈对10名高血压共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体验及生活经历进行调查,探讨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海洋内生真菌Halorosellinia sp. (No.1403)和Xylaria sp. (No.2508)分离自我国南海红树林地区。Xyloketal B是从Xylaria sp. (No.2508)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结构新颖的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