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访谈了解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2.通过横断面研究,在健康信念模型的理论指导下探讨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从疾病易感性、严重性、感知到益处、感知到障碍、行动线索、自我效能层面描述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特征性变化。方法1.运用访谈对10名高血压共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体验及生活经历进行调查,探讨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护理人员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慢性病的预后提供依据。2.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某二级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共病患者200例,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共病状态以及疾病的严重性和易感性认知、行为转变的益处和障碍认知、行动的线索、自我效能等健康信念对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探讨高血压共病患者影响其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1.通过对10名高血压共病患者进行访谈得到结果:患病初期患者自我管理意识缺乏,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共病的严重程度均会对其自我管理行为产生影响;随着患病时间延长,患者逐渐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自我管理的益处及遇到的障碍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形成;而家庭、医护、社会等支持因素及患者的自我效能是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坚持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2.通过对200名高血压共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如下结果:2.1高血压共病患者健康信念总得分为(96.43±15.11)分,与曾勇军对普通民众的调查结果比较,高血压共病患者健康信念总得分低于普通民众(P<0.05),易感性、严重性、感知到障碍、行动线索、自我效能与普通民众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感知到益处的得分则低于普通民众(P<0.05)。2.2以自我管理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居住地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职业、高血压病程、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3以自我管理行为为因变量,以共病个数、每年住院次数、健康信念的六个维度、疾病累积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每年住院次数、感知到障碍、及疾病累积评分呈负相关性(P<0.001);与健康信念中的易感性、严重性、感知到益处、自我效能有正相关性(P<0.001)。2.4以自我管理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高血压病程、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文化程度、职业、每年住院次数、自我效能、疾病累计评分以及健康信念的6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信念中的自我效能、感知到障碍、严重性、易感性、行动线索5个项目以及疾病累积评分均是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1.通过对高血压共病患者进行访谈得到结论:患病初期需强化高血压共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患者疾病管理水平;随着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协助患者认识到做好自我管理的好处并克服会遇到的障碍,患者会逐渐建立起自我管理行为;增强支持系统的作用及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巩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最终有助于患者建立长期的自我管理行为。2.通过对200名高血压共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得到结论:高血压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健康信念得分均较低,疾病累积情况较严重,不同文化程度、职业、高血压病程、每年住院次数、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健康信念均会影响到高血压共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要加强对患者自我效能、感知到障碍、严重性、易感性、行动线索等健康信念的教育与引导,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