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摘要任鸿隽(1886-1961),著名的爱国科学事业家,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建设与推进。他是“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干事长和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位,为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研究以任鸿隽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的建设和推进为研究对象,在整理和分析大量第一手史料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其科学教育思想和实践两个领域进行系统研究。
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了任鸿隽的“科学救国”理想的形成。“科学救国”理想影响着他的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二部分研究了任鸿隽的科学文化观和科学观,重点突出了科学具有发展人的理性价值,科学方法是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精髓及集中体现。这些都是任鸿隽科学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第三部分研究了任鸿隽的科学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科学教育方法、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实施办法以及科学教育的本土化。
第四部分研究了任鸿隽的科学教育实践,主要包括他主持的中国科学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以及个人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