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表的连续可见最近邻查询方法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数据库是描述、存储和处理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系统,把对象与其空间位置相结合,按照空间信息建立索引,在给出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查询条件时能较快的给出查询结果。与传统数据库系统相比,有效的解决了复杂对象(如图形、图像)的查询。  空间数据库中的最近邻查询是指查询空间对象的邻近对象,而连续可见最近邻查询是指查询空间连续对象(连续路径、移动中对象、连续区域)的邻近对象,这些邻近对象要能够对查询对象可见,即以查询对象的视角能够观察到这些邻近对象。  传统的连续可见最近邻查询方法主要是基于欧几里德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或者网络距离(Network distance)进行的查询,查询算法大多基于二维空间,不能有效的扩展至三维空间,有些基于三维的查询算法只能计算三维空间离散对象的最近邻,不能应用于连续对象的可见最近邻查询。本文对地表三维模型下的最近邻查询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地表的连续最近邻查询方法。利用地表任意两点的地表距离小于其网络距离,大于其欧几里德距离的原理,提出了步长的概念,同步长路径上各点拥有相同的最近邻。通过把原始查询路径按照步长分成多个子路径,减少了查询路径上离散点的最近邻计算,提高了查询效率。  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表的连续可见最近邻查询方法。通常的连续可见最近邻查询方法大多是基于二维空间的,连续对象通常用线段表示,障碍物通常用矩形表示,可见计算方法也是基于二维空间的,没有考虑障碍物的高度,不适用于三维地表环境。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通视算法判断地表两点的可视情况,通过计算查询路径的连续最近邻获得候选集,然后根据通视情况对候选集筛选获得路径的连续可见最近邻。  综上,本文利用步长理论和通视的判定方法,提出了基于地表的连续最近邻查询方法和连续可见最近邻查询方法,这两种最近邻查询方法分别在交通系统、山路建设,旅游设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远程过程调用相比,消息中间件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异步的,可靠的通讯机制,该机制保证消息可靠地到达目的地并且只到达一次。在故障条件下,消息中间件临时存储消息。一旦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高中新课标要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在课堂中倡导以“创设问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各领域的业务规则变得非常庞大与复杂,这些规则可来自于领域知识,各种业务规则。如何有效的表示,管理与使用这些规则,成为各行业重要的研究
我国自主设计出的北斗卫星和zigbee授时系统很少,多数授时系统性能不达标。为此,使用激光测距数据对名为“北斗一号”的北斗卫星和zigbee的授时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其介绍了“
近些年来,Web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用户很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怎样使用户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感兴趣
随着嵌入式应用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嵌入式平台已经无法满足应用对于高性能的需求,多核片上系统(Multi-Processor System on Chip,MPSoC)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高性能嵌入式
一、展示不同解题方法,体现合作学习的魅力一次考试,同一道题目,可能出现多种不同解法,在试卷讲评中,让学生把各种不同解法充分展示出来,对开拓学生思维,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现代嵌入式系统上应用程序的复杂度正随着时间稳步增长,尤其是如音频、视频编码、无线通信以及电子信号处理等应用程序,更是有着严格的时限要求,这对嵌入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安全存储、处理和传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关于信息安全的研究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所谓等效思维,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追求相同的效果为基本出发点,对研究对象内在规律以及操作方案进行同等效用的处理以及设想,从而将复杂的对象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原理,达到触类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