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手是人类重要的劳动器官,手部关节众多,活动度大。因外伤,感染,肿瘤切除或先天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手部关节损伤,严重影响到手的外形和功能,进而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目前治疗手部关节损伤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术、软骨细胞移植、软骨膜关节成形,异体或自体关节移植、人工关节置换术,但尚未有一种公认的方法可以有效重建关节的解剖功能和结构,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随着人体大关节的置换技术的成熟发展和人工假体关节的设计的不断进步,人工关节置换在手部关节损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对于人工关节表面的假体还没有进行研究,这种置换的方法还属于空白,基于以上这个原因,本文将从手部关节损伤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方向进行一些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用3个月龄健康雄性来亨鸡48只,平均1.95±0.063Kg.分别测量每只实验动物的右足第三跖趾关节活动度,将关节活动度相近或相同的动物配对,编号、标记后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6只,配成8对。A组8对分别为跖骨头关节面置换和破坏组,B组8对分别为趾骨基底关节面置换和破坏组,C组8对为跖骨头及趾骨基底关节面置换和破坏组。本实验选用来亨鸡右足第Ⅲ跖趾关节为实验模型关节。于来亨鸡大腿中上部肌肉注射1%氯胺酮15mg/Kg及安定1mg/Kg,麻醉满意后给予仰卧、右腿后伸位于手术台上固定,肥皂水涮洗三遍后,依次用2.5%的碘酒、75%酒精将右小腿及足爪部皮肤消毒,铺单后于右足第三跖趾关节进行手术,手术过程:驱血后于右大腿中部束橡皮带用于术中止血,于跖趾关节背侧做长约3cm的S形纵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伸肌腱及腱帽组织。纵行切开背侧伸肌腱,将关节囊从近节趾骨远端剥离,保留其在跖骨近端附着,注意保护两侧侧副韧带,将A组配成对的其中8只来亨鸡跖骨头表面软骨均匀刮除,去除跖骨厚度约为关节表面假体的厚度,然后用1.0的克氏针在跖骨头正中钻孔,然后将已经备好的关节表面假体覆盖跖骨表面,并将假体柄旋入髓腔,固定牢固后然后缝合关节囊,将另外8只来亨鸡的右足第三跖趾关节的跖骨关节面破坏作为对照;将B组配成对的其中8只来亨鸡趾骨基底关节表面的软骨均匀刮除,去除趾骨的厚度约为关节表面假体的厚度,然后将备好的关节表面假体覆盖趾骨表面,固定牢固后然后缝合关节囊,将另外8只来亨鸡的右足第三跖趾关节的趾骨基底关节面破坏作为对照;将C组配成对的其中8只来亨鸡跖骨头及趾骨基底表面软骨均匀刮除,去除跖骨及趾骨的厚度约为关节表面假体的厚度,然后用1.0的克氏针在跖骨头正中钻孔,然后将已经备好的关节表面假体覆盖跖骨表面,并将假体柄旋入髓腔,同时将趾骨基底的关节假体覆盖趾骨表面,固定牢固后缝合关节囊,将另外8只来亨鸡的右足第三跖趾关节的跖骨头及趾骨基底关节面破坏作为对照,最后缝合劈开的伸肌腱中央束,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缝合伤口,敷料包扎,踝关节背伸90~0,跖趾关节,趾间关节伸直位石膏托外固定。大体解剖观察:术后1、3周从A、B、C三组中随机选取1对来亨鸡,处死后立即沿原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伸肌腱及关节囊,暴露人工关节,同样的方法暴露每只来亨鸡的左侧第三跖趾关节,肉眼观察人工关节假体表面的组织改变情况,人工关节与周围愈合情况,周围组织的浸润,粘连情况,以及破坏关节组的关节改变及周围组织的浸润、粘练情况并与正常关节及周围情况相互比较。关节活动范围测定:分别于置换术后2、3、4周测量每只实验动物的关节活动度,并测量破坏组实验动物的关节活动度,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将置换后第四周的关节活动度与正常关节活动度比较,同时参考顾玉东关于关节活动度的疗效评价标准来评定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及关节表面破坏术后关节活动情况。X线的检测:分别于术前、置换术后、以及术后2、4周后行X线检测,来评定假体与骨质的愈合情况,假体的折断,松动及骨吸收的情况,以及破坏关节面处理后关节的局部骨质改变情况,关节间隙狭窄情况,关节的活动情况。结果:①大体解剖观察:术后7d、21d三组实验动物皮下组织及伸肌腱腱周组织充血、水肿逐渐减轻至消失,炎性渗出逐渐减少,腱周组织疏松粘练逐渐减轻,置换关节面组的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无炎性反应,大量肉芽组织包裹关节假体周围,表面假体与关节愈合牢固,人工假体表面光滑,未见松动及磨损;破坏关节面组的损伤关节周围肉芽组织增生逐渐增多,局部粘练加重,可见关节表面骨质破坏,局部骨性愈合,关节间隙逐渐狭窄,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②关节活动范围测定:A、B、C三组每一组中置换关节面处理与破坏关节面处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每一组中行置换关节面处理在各时间点上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每一组中行破坏关节面处理在各时间点上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中置换关节面在不同部位上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顾玉东等的疗效评定标准,三组中优23例,良1例,可24例,差0例,1例实验动物伤口Ⅱ期愈合,其余均Ⅰ期愈合。三组中评价为优和良的实验动物来自A、B、C三组行置换关节面处理的实验动物;其中评价为可的实验动物均来自A、B、C三组行破坏关节面处理的实验动物。③X线的检测:从术前X线显示,第三跖趾关节间隙正常,骨质未见破坏,关节活动正常,从术后2周、4周对比来看,三组假体与骨质愈合可,关节间隙正常,未见人工假体的折断,松动及骨吸收的情况,关节活动接近正常;破坏关节面的三组关节间隙随着愈合时间的延长,关节间隙逐渐狭窄,部分骨质破坏,关节部分融合,局部骨质吸收、变细,关节活动度明显降低。结论: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手部关节表面损伤的方法,这种方法既不破坏关节的完整结构,也不损伤关节周围的组织,极大的改善了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表面的软骨遭到磨损和破坏,关节表面不光滑,甚至关节面遭到损伤,但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关节囊结构正常,在这种情况下,行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通过本实验希望为临床处理手部关节损伤的病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