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法国革命史研究与唯物史观构建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革命是马克思终其一生在各种语境下评论和书写的主题,这场形塑了现代世界面貌的伟大革命,构成马克思成长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平台,是他构建唯物史观的重要支撑点。正是在对1789年以来法国一系列革命事件的历史考察中,马克思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历史本体论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马克思从大革命期间所有制与法的关系出发,发现所有制决定政治与法这一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批判鲍威尔等人关于法国革命的历史错判中,看到革命发生的物质利益动因,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作用。通过对“拿破仑观念”的分析,认识到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从而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出唯物主义的回答。
  马克思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对法国革命的历史考察中,进一步深化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对“波拿巴政变”的分析,使其发现历史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任何“历史之谜”都是偶然性与必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二月革命的科学预示及两次“六月起义”的主体对比,得出历史变革是历史选择性与历史规律性相统一的结论。在对法德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比中,提出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不等同于各民族的特殊发展道路。
  马克思在对法国革命的史学研究中运用并发展了一系列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论和原则。通过“从后思索法”,将历史逆时思维与历史顺时思维相结合,马克思在其关于“波拿巴政变”的历史分析中,为我们提供了从后向前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范例,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在对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历史的分析中,在以事件史为中轴的历史画卷中加入对事件本身的历史主义与阶级分析,使历史主义方法成为其研究法国革命史的重要方法。同时,马克思通过对法国革命期间一系列历史事实的探寻与论证,形成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原理及辩证思维方法,并把这一历史研究方法贯穿于法国革命史研究的全过程。
  如何看待群众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唯物史观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在关于法、德革命发生条件的历史对比中,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主体——无产阶级,并通过对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分析,确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命题。通过对拿破仑和侄子路易·波拿巴的分析,发现历史人物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他们能够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但历史人物的作用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应该从历史主义与阶级分析的原则出发对历史人物作出评价。
  通过对法国革命史的系统研究,马克思构筑了对哲学问题作历史考察和对历史问题作哲学研究的双向路径,使其关于法国革命的史学研究与其唯物史观理论思想的锻造之间互相作用。
其他文献
核损害赔偿责任中的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是从受害人的角度出发,规定在何种情况下,由营运者承担责任,而免责事由是从维护营运者的利益出发,规定营运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责。通过免责事由制度,平衡了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协调了法律关系主体的冲突,发挥了法律定分止争的功能。  核损害作为特殊的侵权行为,其侵权责任免责事由与一般侵权责任有所区别,侵权责任法中的免责事由类型不能全部适用到核损害中,例如正当防卫、紧急
学位
备案登记历来作为一项行政管理措施而发挥效用,但在当前公私法交融的背景下,备案登记进入民事领域,不动产交易合同备案登记则为典型范例。在权利至上的背景下,不动产交易合同备案登记应当是对私权利的适度干预,目的应是出于对更高利益的保护。但在现行法规范层面,仅采行政处罚的方式对不动产交易合同的备案登记行为进行规制,而非将其作为保障私权利实现的制度手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动产交易合同备案登记具有了新的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处于持续扩招之中,这对全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促进了教育公平、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婚育行为变迁等等。婚姻市场理论、生育的成本-效用理论等一些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扩展会导致生育率下降。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影响结婚率或初婚时间进而导致生育时间推迟、生育数量下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导致了女性生育观念的变化,使其推迟生育时间、减少生育数量。所以本文的目
交往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讨论的话题,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会有交往,人们的交往在每一时代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网络虚拟社群交往作为当前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但随着人们参与网络虚拟社群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网络虚拟社群交往又给人们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社群交往的主力军,这种负面影响在大学生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
学位
本文在梳理历史脉络与搭建理论结构的整体思路下,对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进行“横向”的结构塑造,总结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进而阐明蔡和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启示,寻求蔡和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纵向”延伸。除绪论与结束语外,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界定。从词语结构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解释为“某一主体以马克思主义
学位
当前,创新已成为世界普遍的追求,创新实践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创新概念、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有利于有效指导创新实践。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做出理性判断,把创新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在继承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在推进中国创新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创新理念应运而生。习近平创新理念包括以下内容:(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二)推进理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是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点。考核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创新考核过程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突破口。进入新时代,信息化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发展为考核创新提供思维变革和技术支持。探索大数据是否能以及如何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是大数据时代优化高校思政课课程考核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践研究
学位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虚拟空间参与政治生活。同时,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从参与实践自身的结构出发,提升参与有序化与有效性,成为亟需深思和探究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实践理性思想是人类实践智慧的结晶,为主体实践活动提供普遍法则的范导。本文立足于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成因,基于马克思实践理性的普遍法则及内部要素的合理化,提出解决网络政治参与实践问题的现实路径。
学位
人人平等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信条,但如果仔细考察人类社会思想史的话,我们不难发现,人人平等的理念只是在近现代以来才逐渐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在以等级制为显著特征的传统社会中,不平等才是理所当然和不容置疑的。传统社会中虽然也诞生了较为丰富的平等理论,但这些理论都处于边缘地位,社会影响较小。只是到了现代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平等理论才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并逐渐占据理论舞台的中央,资本主义社会
学位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如果解决刑事案件的唯一手段是通过普通审判程序,那无疑将是对司法资源的极大挥霍。面对犯罪率日益上升的现实,在司法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公诉环节,检察机关以适当的方式处理某些案件,施加非惩罚性处罚,不再将这些案件提交法院审判,使部分案件得以就此终结,从而实现程序分流,也就是说,检察机关在处理构成犯罪的案件时,力求比一般刑事诉讼程序更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