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肺康复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88636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性运动、胸部物理治疗、膈肌起搏治疗等综合肺康复措施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早期呼吸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制定早期综合肺康复实施流程,为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有效的早期综合肺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一、二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3例,按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按照ICU病区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基础护理、机械吸痰、常规运动等措施;试验组在ICU护理常规的基础上,于机械通气24-48小时内实施早期综合肺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多学科会诊、整体评估、早期渐进性运动、早期胸肺物理治疗、膈肌起搏治疗、心理护理等措施,其中早期运动主要指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被动与主动、床内或床外活动,早期胸肺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呼吸训练(膈肌训练、呼吸引导、呼吸控制)和气道廓清治疗(胸部叩拍、体位引流、手法振动排痰)等。干预整体时间为从患者上机病情稳定(24-48小时内)后到患者脱离呼吸机。呼吸生理与炎症指标的随访时间点为干预的第1、4、7天。所有患者入住ICU病区24h内收集一般资料、生命体征、血气生理指标(Pa O2、Pa CO2、OI、Lac)、炎症指标(白细胞、CRP、PCT)、脱机可能性预测指标(RSBI)、血常规、CT或X片、四肢B超结果等资料;两组患者转ICU病区前(24h内)再次收集血常规、机械通气并发症(肺不张、血栓等)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干预过程中的第1、4、7天收集呼吸生理指标(Pa O2、Pa CO2、OI、Lac)、脱机效果预测指标(RSBI)与炎症指标(白细胞、CRP、PCT)数值。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男女比例、疾病诊断类型、有肺部疾病占比等)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Pa O2、Pa CO2、OI、Lac等)用t检验与方差检验检,不同时间点观察指标对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插管方式、24h内APACHE-Ⅱ评分、疾病诊断类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的比较:(1)入住ICU24h内,两组患者的呼吸生理指标(Pa O2、Pa CO2、OI、Lac)、炎症指标(白细胞、CRP、PCT)数据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经过早期综合肺康复干预后,在干预的第1、4天,两组患者呼吸生理指标、炎症指标、预测脱机指标等数据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干预第7天,试验组Pa O2、OI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和ICU停留时间比较: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10.75±4.43)短于对照组(13.30±5.7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早期综合肺康复的安全性与可行性:(1)安全性。试验组2名患者在胸壁叩拍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心率和呼吸加快(<原始值10%),1名患者在体位引流时出现血压下降(原始值10%);对照组2名患者在叩背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波动,但均<原始值10%。7名患者经过暂停干预和休息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2)病例死亡或失访情况:在后续随访中,对照组4名与试验组2名患者由于病情变化死亡。经过干预前的严格评估,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或管道脱落情况出现;研究过程中试验组有1例患者不能耐受早期肺康复在研究随访期间选择退出。结论:1.早期综合肺康复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和炎症水平,并提升首次脱机成功可能性。2.由康复治疗师、ICU医生、护士组成的早期肺康复团队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渐进性活动与早期呼吸康复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合成稳定的硫量子点(sulfur quantum dots,PEG-S),观察其对SD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 3,MMP3)、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I型胶原(Collagen 2α1,COL2al)、SRY-盒包含蛋白9基因(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9,Sox9)和基
目的:分析1例由ABCA3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引起的儿童肺间质疾病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ABCA3基因变异引起的肺间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1、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ABCA3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患儿、父母及其哥哥的临床病史、辅助检查、致病基因的变异位点、诊治经过与随访等资料;2、以“儿童肺间质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ABCA3”等为关键词检索
目的:研究RSK4在TGF-β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发生中的作用,探讨RSK4抑制乳腺癌恶性表型的机制。方法:通过将LV-RSK4转染至MDA-MB-231细胞,将RSK4基因特异性过表达作为实验组(LV-RSK4组),并且将LV-RSK4-NC转染至MDAMB-231细胞设置成阴性对照组(NC组),未做处理的MDA-MB-23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通过实
目的:部分肝细胞癌(HCC)患者表达CK19,提示存在更高的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与更差的预后,也有报道提示HCC患者术前存在非甲胎蛋白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如CA199、CA125等,但CK19阳性型HCC与升高肿瘤标记物之间的临床病理意义仍然未知,为此,开展了CK19阳性HCC临床特征及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收纳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病理确诊为HCC患者536例
目的:研究急性甲亢肌病(Acute Thyrotoxic Myopathy,ATM)患者静息态脑网络(Resting State Networks,RSNs)功能连接改变,为ATM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功能影像学依据。方法:纳入符合诊断和排除标准的ATM患者13例,非ATM甲亢患者12例,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目的:对肿瘤整形外科技术在头皮恶性肿瘤手术后继发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肿瘤整形外科技术在头皮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头皮恶性肿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46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46例中28例合并溃烂感染,5例同时伴有颅骨外露。曾有手术史32例,其中一次手术史23例,两次手术史4例,多次
目的: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因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塞来昔布是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COX-2)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COX-2的过表达被大量证实与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拟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于抗肿瘤辅助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将肝癌细胞HepG2和Hu
目的: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可能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恶变相关的临床因素;比较开放与腔镜手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近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影响患者近期、长期肛门功能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以200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诊治疗并通过纳入与排除标准筛查的79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以上患者临床病理表现、治疗方式
目的:中心运动型心脏康复已被证实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是有益的,但存在参与率低、依从性差以及依赖于现场锻炼等缺点。实时监测的远程运动型心脏康复具有依从性好、参与率高及不依赖于现场锻炼等优点,然而,其疗效尚未肯定。本荟萃分析旨在比较实时监测的远程运动型心脏康复与中心运动型心脏康复在改善冠心病患者最大有氧运动能力(Peak VO2)、身体构成(BMI、WC、HC)、心血管危险因素(BP、BL、BG)以及
目的:继发感染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中发病率高且难以避免,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无法被准确估计。本研究基于GCS和血液指标的动态变化,首次尝试构建CNS损伤继发感染患者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预后(prognosis of secondary infection after central nervou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