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基、弹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人类探索太空、建设太空的行为越发频繁。作为人类探索太空、建设太空的重要帮手,空间机器人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航天大国和知名商业公司都投身于空间机器人的研制之中。为满足未来空间作业需求,越来越多的空间机器人被开发、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作场合。为降低发射成本,空间机器人的轻型化已成为当前空间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中各类轻型复合材料、关节谐波柔轮等的使用虽可减轻系统的质量,但却使得系统各主要部件(如基座、关节等)在工作过程中更易产生弹性振动。可见,解决好基座、关节弹性变形影响下的系统动力学控制问题,对于提高空间机器人工作效率和操作精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着重就弹性基、弹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对系统基座、关节弹性变形的线性弹簧模型描述,结合系统动量守恒原理及第二类拉格朗日建模法,建立了漂浮弹性基、弹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借助奇异摄动理论,对所得整体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奇异摄动解耦,得到了双时间尺度下的快、慢变子系统。接着,以上述所得快、慢变子系统为基础,针对系统惯性参数未知的工况,通过引入一种新型滤波器并重新定义系统参数回归矩阵,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确定性等价原理的自适应控制及弹性振动抑制方案。针对系统惯性参数未知且存在外界扰动的工况,设计了一类系统协调运动及机械臂末端运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及弹性振动抑制方案。为提高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类新型自适应模糊控制及弹性振动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自适应模糊系统来直接逼近系统理想控制输入,以便使空间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工况下实现系统各类期望协调运动轨迹的精确跟踪。针对系统存在未知惯性参数、外部扰动及具有误差性能要求的工况,设计了一类基于误差性能函数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及弹性振动抑制方案,以实现空间机器人载体姿态与机械臂各关节轨迹的高精度跟踪。最后,对上述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工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机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直流电机、感应电机等传统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凭借其高转矩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小转动惯量等优点,在高精密伺服加工、机械臂、纺织等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高精度的PMSM矢量控制需要精确的转子位置信息,通常需要安装高精度的位置传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满足人们对车辆对安全性的要求,车辆底盘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重点。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ctive Front Steering,AFS)与主动横摆力矩控制系统(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DYC)是车辆底盘主动控制安全中最重要的两个系统,两者均通过存在耦合关系的轮胎力对车辆底盘进行控制,一方面传统的两个系统简单叠加控制的方法无法充分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是使用高能激光把基体表面和粉末材料一起熔化,然后凝固,使基体表面与粉末聚积在一起的特殊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零件“自由制造”,具有性能好、不需要模具、加工周期短、不受零件材料和结构限制等一些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军工、医疗等许多领域。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主要用于涂层加工、堆积成形、零件制造和修复等方面,近年来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其应用到了更加广泛的地
国家电网当前正推行电能替代方略,旨在利用电能替代燃煤、燃油等能源,减少气体污染,使清洁的电能覆盖面更广。但是在以往电能替代市场开拓过程中,主要由客户服务人员上门进行电能替代营销推广工作,凭借经验评估用户的替代潜力,使得分析筛选不全面、不专业,无法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操作,导致排查费时费力且评估精准度不高;并且随着电力用户数量的增加,用于支撑数据的存储与处理的传统服务器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用户
在发动机搭载整车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其瞬态工况下的性能与台架标定过程的稳态工况性能不匹配。因此,实现发动机瞬态工况下的精准控制,提高瞬态工况下车用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能够有效缓解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发动机瞬态工况下进气流量的在线测量,对于发动机瞬态工况下的精准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车用发动机的整车在线检测及根据偏差在线控制还存在问题:一方面,现有的传感器的检测速度以及精度无法实现连续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由于外荷载和环境的影响结构逐渐老化,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破坏,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严重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抗拉和抗压强度高、极低的渗透性、耐久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损伤普通混凝土(NSC)结构的修复与加固,UHPC与NSC之间良好的抗剪粘接性能是确保UHPC层与混凝土结构共同承受荷载的关键。本文通过大量
在当下万物互联的时代潮流下,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人体动作识别这项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尽管市面上的很多人体动作识别技术是相当成熟的,包括相机和一些可穿戴式传感器设备,但因本身存在的一些使用环境限制和相关设备高昂的成本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另一方面,鉴于WiFi信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及且设备成本低廉的原因,学者们开始研究如何利用WiFi信号中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得益于科技的日益创新与进步,人们愈发愈能感受到智能机器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作为机器人导航功能的基石,在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过去的20年里,使用单传感器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进行实时状态估计取得了杰出的成果,然而单一传感器天然存在局限性,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例如视觉传感器对光照变化敏感、激光传感器在无结构特征的环境中会退化。本文以乘用车平台为载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车导航与定位技术成了现在最热门的研究方向。无人车自主导航与定位的核心技术是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目前,由于激光传感器有着较高的精度且不受天气条件影响,可以全天候工作的特点,激光SLAM成为了现在主流的研究方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采用多线激光雷达传感器、轮式里程计和IMU获取数据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矿井的二次开采成为业内的研究热点。由于采矿和选矿的设备及技术的限制,许多矿井仍有丰富的矿藏,但该类矿井年代久远、内部环境未知,有甚者可能伴随着有毒气体、缺氧等极端情况,不宜直接进行复采。针对这一特殊环境,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可实现载体定位和矿井地图构建,为矿井的二次开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