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蛋白质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ang_y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作为重要的天然聚合物,以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对细胞组织不产生毒性影响,在生物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应用。壳聚糖对蛋白质有良好的亲和能力,研究蛋白质与壳聚糖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理解蛋白质与壳聚糖分子在界面接触时的吸附过程变化对蛋白药物的开发和生物化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内反射荧光法是研究界面蛋白质吸附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利用指数衰减的倏逝波选择性激发介质表面的荧光团分子,产生全内反射荧光,具有高度的界面(表面)特异性,从而可有效排除本体干扰,获取界面信息,而且又具有非破坏性,能够实时、原位检测蛋白质吸附过程。本文致力于改进实验室已有的固/液界面全内反射荧光分析的部件,考察壳聚糖超薄膜的固定方案,继而研究三种模型蛋白在壳聚糖超薄膜上的吸附情况。此外,还对罗丹明6G(R6G)在石英/水界面上的吸附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咕吨染料在界面的情况。论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综述了全内反射荧光法在生物体系中的研究应用,以及壳聚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简要介绍全内反射荧光法的原理和应用,对目前全内反射荧光法在生物体系,特别是固/液界面蛋白质吸附的研究作了详尽的概述,同时还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应用以及它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状况,最后提出整篇论文的设想。 第二章在现有可行的实验条件下,以石英片为载体,改进实验室已有全内反射荧光部件,使其易于进行表面修饰,并且使样品的检测体积减少至200μL。考察了旋涂法与化学键合法固定壳聚糖薄膜的情况,同时应用全内反射恒波长同步荧光分析方法,监测壳聚糖表面固定情况。最后确定了以硅烷化试剂自组装在石英载体上引入活性基团进行表面接枝壳聚糖的化学键合法,并对接枝方法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表面均一的壳聚糖超薄膜。 第三章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标记常见的模型球型蛋白(牛血清白蛋白、溶菌酶、牛血纤维蛋白原),应用全内反射荧光法分析它们分别与壳聚糖超薄膜相互作用的情况,以及对牛血纤维蛋白原和牛血清白蛋白的二元竞争吸附体系进行研究。 首先成功用FITC标记各种模型蛋白质,标记率在0.6—3.8之间,观测其吸收、荧光波长均有所红移,荧光各向异性值有6—10倍的增长。 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壳聚糖上随着本体浓度增加,出现两个吸附增长区。随浓度增加,吸附在壳聚糖表面上的BSA可能从平躺取向排布向竖直取向变化;在平衡浓度大于400μg/mL以上可能出现多层吸附。pH对BSA在壳聚糖上的吸附作用也有显著的影响,随着pH增加,BSA在pH6.5附近出现了极值,说明主要以静电相互作用驱动了BSA吸附。离子强度的增加,屏蔽了蛋白质与壳聚糖表面、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使得BSA的吸附量增加;而当盐浓度大于0.1 mol/L之后,由于壳聚糖分子链的刚性变小,容易成团,与蛋白质接触面积减小,导致吸附量下降。 此外,还考察了另外两种模型蛋白吸附随本体溶液浓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模型蛋白的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方程拟合。牛血纤维蛋白原的界面荧光随着蛋白质本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低浓度下,双常数速率方程能够得到较好拟合性,而在高浓度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得到较好的拟合性。而溶菌酶在考察浓度范围内,界面信号随浓度增长变化曲线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形状近似。溶菌酶对壳聚糖的表面亲和能力比BSA更好,这可能由于壳聚糖与溶菌酶的底物结构相似,溶菌酶易吸附于壳聚糖膜上。溶菌酶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描述,随着吸附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速率常数k也总体有一个数量级的增长。 比较壳聚糖膜上BSA与牛血纤维蛋白原在生理条件下竞争吸附的情况,在壳聚糖界面上,牛血纤维蛋白原的相对竞争吸附能力要大于BSA。这表明壳聚糖也能够正常驱动牛血纤维蛋白原的吸附,激发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而发生凝血。 第四章利用全内反射恒波长同步荧光法直接测量在石英/水界面上的罗丹明6G(R6G)。通过对其本体、界面荧光光谱的分析,观察到R6G分子在亲水石英/水界面上出现5 nm红移,红移的原因主要是染料分子旋转运动受到限制,石英表面的刚性限制了分子的自由度,同时,石英/水界面更低的极性也对红移产生影响。同时还考察了R6G在石英/水界面上的吸附情况与本体溶液的浓度、pH以及离子强度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对复杂接枝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TEMPO活性自由基聚合,通过控制单体加入比例合成窄分布的含有氯甲基官能团的PS-co-PCMS主链共聚物;利用
2-甲基-4-芳基-2-丁烯醇类化合物是许多药物和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的合成方法都需要多部反应、使用相应有毒的有机金属试剂、产率低等缺点。目前许多研究小组报道了水相中钯纳米颗粒催化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包括均相催化反应和多相催化反应。此反应是制备烯丙基-芳基型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我们之前完成的钯催化的立体定向烯丙基亲电试剂和芳基硼酸的交叉偶联反
近年来,酒店管理加强了对员工管理工作的重视,认识到员工是酒店的核心资本,人才的能力水平关系到酒店的整体实力。本文通过对酒店管理进行了详细地了解和调研,了解到目前酒店
有机硅密封剂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硅橡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良好的抗老化性,突出的表面活性等优点,并具有无毒,生理惰性等特点,在许多行业特别是电子电
中药在中国的使用历史已经超过四千年了,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中药的药用机理被认为是中药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中药成分进行灵敏、快速分析对于中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作为未来清洁移动电源引起了巨大注意。因为甲醇比氢作为燃料有更多优点: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储存、携带方便,有很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虽然DMFC经2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得到不少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还没解决。如阳极和阴极慢反应动力学以及甲醇能透过质子交换膜从阳极渗透到阴极,因此,为了使DMFC更快商品化,必须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阴极炭载Pt-Fe(Pt
学位
去年夏天,我们全家去了广州的水上游乐场。正值暑假,来这儿的人很多。我们步入园内,园内景色别致。园中有个水池,池子里盛满荷花,迎面扑来丝丝凉风。 Last summer, our whol
期刊
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为桑科葎草属植物,一年或者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别名刺刺秧。全草可入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葎草当中具有复杂的化学组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甾体类、苷类、生物碱类等。它有多种药理作用,例如:抗病毒、抗菌、抗结核等功效。分布范围极为广泛,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亚热带。在我国,除了新疆、青海等地,全国均有分布。葎草作为一种中草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
DPP(2,5-dihydropyrrolo [3,4-c] pyrrole-1,4-dione,咯并吡咯二酮)是构建OFETs(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优选骨架,尤其是基于DPP(Th)2的高性能半导体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选择在DPP(Th)2外并入苯甲醛作为关键中间体,合成了两类新型D-A型DPP衍生物。希望苯和双键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延长共轭,在不破坏分子平面性的前提下增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