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微细加工性能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ko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微电子业发展迅速,随着集成电路工艺走进亚微米、深亚微米领域,相应迅速发展起来一种新技术——聚焦离子束FIB。 采用镓液态金属离子源的FIB很好地结合了微分析技术与微细加工技术。由于具有很高的电流密度和空间分辨率,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形貌观察、定位制样、电路修正等方面[1]。随着FIB纳米级无掩膜微细加工能力的发展与增强,FIB又迅速成为新型且强有力的半导体低维量子结构制造工具。尤其是利用FIB进行微区离子注入,不仅无需掩膜版,而且注入区域的大小、形状以及注入剂量都可精确控制。综合利用FIB的微观形貌观察、微区无掩膜离子注入、物理和化学刻蚀、金属薄膜淀积等功能制备半导体库仑岛结构以实现库仑阻塞效应[3],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制备技术的研究。 本论文以大量实验为基础,主要研究利用FIB对不同材料进行无掩膜微细加工,其加工性能与FIB系统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总结了不同情况下参数的选择以最佳地发挥FIB的微细加工能力。本论文将通过以下两部分工作对FIB微细加工性能进行新的探索。 首先,以Si和Al为样品,测试FIB系统的无掩膜刻蚀的性能。分别利用物理溅射刻蚀和化学增强刻蚀对两种不同的样品刻蚀,详细讨论刻蚀速率和刻蚀质量与束流大小、刻蚀方法、样品种类以及气体流量等参数间的关系。刻蚀速率与束流大小基本成正比,但大束流时偏离线性:铝的刻蚀速率比硅大,增强刻蚀速率比溅射刻蚀大;铝的断线用增强刻蚀质量较好,铝的刻蚀用溅射刻蚀质量较好;而硅的刻蚀选择束流为350pA或1000pA的增强刻蚀,质量较好且速率较快。 然后,在获得了硅刻蚀的最佳技术参数的基础上,以Si和SOI为样品,研究FIB的微区无掩膜离子注入的性能。实验通过聚焦离子束对Si表面微区无掩膜扫描和对SOl的上层硅无掩膜刻蚀以实现离子注入。利用工艺模拟软件ATHENA模拟得到离子浓度深度分布曲线与实验的SIMS实测曲线比较,证明了FIB技术进行无掩膜离子注入的可行性;由此分析注入的浓度分布与束流大小、入射倾角、注入剂量以及样品种类等参数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镓离子的浓度分布与束流和倾角无关,但与注入剂量和能量及表面原子的散射有关,且在Si/Si02界面上出现分布异常,其物理机理是由于界面处缺陷密度高,俘获镓离子形成离子堆积。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掺杂氧化物的 SnO2粉末,并通过掺杂、包覆等工艺改善 SnO2的导电性及 SnO2和银的浸润性,得到的 AgSnO2 触头材料的具有低的接触电阻,较好的物理性能和
多年冻土作为一种存在的特殊状态土体,在大通河源区广泛发育。由于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而且对区域水文、生态有显著影响,在高纬、高海拔地区环境研究中,多年冻土的
学生对词块进行整体认读,对词块进行整体加工储存在记忆中,就可以形成英语思维意识,做题时就可以省去调动语法规则临时生成语言的计算资源和反应时间,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
本文的目的是开发拥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在保证材料的比容量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制备出有可能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文的研究内容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使用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超薄纳米结构的氮硫共掺杂石墨烯,大大优化了异质原子掺杂石墨烯的制备过程。通过改变烧结的温度,获得氮、硫含量适中且形貌优异的超薄石墨烯纳米片,并且测试材料作为钠离
酵母工业是一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微生物产业。使用废糖蜜生产活性干酵母已成为国内外有效利用废糖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以废糖蜜作原料生产酵母过程中,由于酵母不能完全利用废糖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科的一项重点项目,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内容、分析文本结构以及获悉教育情感的主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极度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
期刊
【摘要】 中等职业学院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根据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特点,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就平面设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探讨。  【关键词】 中职平面设计 校企合作  学校教书育人,最终是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近年来,平面设计专业发展迅速,进行平面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接触企业,顺应时代的发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模压方法加工亚麻纤维增强低熔点涤纶(LMPET)复合材料,预成型件为亚麻/LMPET混合非织造布,并且测试、分析了的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 不同混合比例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简称OCPs)以滴滴涕和六六六为代表,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sistent organoic pollutants简称POPs),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