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增殖分子TOB1通过Notch途径调节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蜕膜化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v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妊娠始于胚胎成功的着床,胚胎着床有两个先决条件:即优质的胚胎和处于接受态的子宫内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植入前诊断(PGD)等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胚胎质量的问题日渐改善,但总体的辅助生殖成功率仍不超过50%,而失败中的大约三分之二考虑与内膜因素相关。因此,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问题成为生殖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所谓容受性,即接受胚胎的能力,其中涉及相关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调控机制,同时也与多种激素的分泌息息相关。TOB1(人类Erb B-2转录因子1)属于抗增殖蛋白家族BTG/TOB的一员,可以通过BMP-SMAD通路、MAPK/ERK等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相关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与容受性密切相关,但尚未见其与子宫内膜蜕膜化相关的研究报道,因此,本文旨在研究TOB1在子宫内膜各个时期的表达情况及探讨其影响蜕膜化的可能机制,期待能够找到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新靶点。【材料与方法】1、检测TOB1在人类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收集10例在我院妇科门诊行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子宫内膜样本(月经不同时期),术后经病理证实其具体分期,通过western blot及q RT-PCR等方法来检测子宫内膜在增殖期和分泌期中TOB1的表达差异。2、建立体外细胞模型,进一步研究蜕膜化前后的TOB1变化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E2P4诱导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蜕膜化,构建细胞模型,通过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的实验方法检测蜕膜化标志物(IGFBP-1、PRL)的表达,建模成功后予CCK-8测定其蜕膜化前后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诱导蜕膜化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3、探索TOB1影响蜕膜化的可能机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和TOB1在蜕膜化前后的表达情况,后使用si RNA敲低TOB1后测定Notch1的表达情况;此外,使用Notch抑制剂DAPT处理后,检测TOB1的表达,以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1、通过对在体人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检测,发现与增殖期相比,TOB1在分泌期样本中明显上调,q 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实验结果同时显示在分泌期标本中TOB1表达水平较增殖期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使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系进行了体外细胞实验,使用E2、P4诱导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蜕膜化成功后,通过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到蜕膜化后TOB1表达较前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为研究TOB1的表达对于内膜细胞的影响,进行了CCK-8试验和流式细胞检测,发现当蜕膜化后,内膜细胞的活性有所下降,且流式的检测结果提示内膜细胞停滞在G1期,通过对G1期的周期蛋白进行定量分析,也得出内膜细胞停滞在G1期的结论。4、使用si RNA干扰TOB1后,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检测的实验表明,干扰TOB1可以恢复部分细胞的增殖活性,使停滞在G1期的细胞减少,进入S期的细胞较前增多,从而影响蜕膜化的进程。同时,干扰TOB1后使G1期相关因子Cyclin D1、Cyclin E1和CDK2的表达上调,表明TOB1使内膜细胞在G1期停滞,促进其分化为蜕膜细胞,当敲降TOB1后细胞得以恢复增殖。5、蜕膜化后,检测到Notch1的表达上调,与TOB1的表达趋势一致,而当si RNA成功的敲降TOB1后,Notch1的表达出现下降,使用Notch抑制剂DAPT处理后,Notch1表达降低,但TOB1的表达无明显改变。表明TOB1是Notch1的上游调节器,TOB1是通过Notch1通路来影响内膜细胞周期变化,使其停滞在G1期,从而抑制内膜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内膜细胞的蜕膜化改变。【结论】研究表明蜕膜化后的分泌期子宫内膜TOB1表达水平较增殖期明显升高(p<0.05),TOB1在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外实验进一步表明TOB1可能通过TOB1/Notch级联效参与调控蜕膜化,使基质细胞停滞在G1期。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源于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增殖的疾病。AML是一大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脏器浸润和代谢异常等等,多数病例病情急重,预后不良,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多个回顾性研究表明,60岁以下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约为40%,而60岁以上的患者,其五年生存率约为5%-15%。随着我们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
研究背景与目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乳腺癌是我国女性近年来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目前乳腺癌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乳腺癌根治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极高,如果不及时做好镇痛治疗,无论是生理平衡还是心理层面上,对患者都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老年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围术期有效的镇痛不但有利于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避免因疼痛产生的自身过度应激从而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随着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技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和急性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血管病科住院,诊断为发病24小时内的前循环系统梗死患者。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就诊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恶化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包括老年性和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继发性为慢性炎症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炎等。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有雌激素疗法、降钙素治疗和唑来膦酸治疗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唑来膦酸药物,但其易引起股骨骨折和颌骨坏死等严重的副作用。因
目的:颌骨骨量充足是牙种植术的基本条件。而下颌后牙区牙列缺损后,因其解剖特点,大多数患者存在骨高度不足的现象,即下颌牙槽嵴顶至下牙槽神经管上壁的距离不足。对于这种情况往往需要种植前的骨增量手术,如采用自体骨块移植、骨替代材料混合自体骨屑移植或单纯是用骨替代材料等等进行骨增量。这些骨增量的方法效果明确,但也存在手术创伤大、成本较高、治疗周期长等问题。而对于较小范围的下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如何在尽可能
学位
背景牙列缺失,是部分中老年患者存在的口腔状况。传统全口义齿一直被认为是修复无牙患者美观和功能的治疗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便宜、治疗周期较短、且效果美观。但随着牙槽嵴的进一步吸收,尤其下颌活动义齿,常常会缺乏固位及稳定性,咀嚼效率低,患者因此而抱怨。种植覆盖义齿的发展与进步,既能解决固位与稳定性问题,也能满足患者可自行摘戴清洗的需求。而在下颌无牙颌,支持覆盖义齿的种植体数量从一颗到四颗不等,附着体系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