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的童话逻辑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ell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J.M.巴里的作品《彼得·潘》自从首次演出就取得了成功。《彼得·潘》从最初的戏剧被改编成了幻想小说和多部电影、动画、书籍等衍生作品。作为一部世界著名的儿童幻想小说,《彼得·潘》充实了儿童文学作品,丰富了幻想小说这一体裁。这部幻想小说对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及幻想体裁文学亦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彼得·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翻译、语言学和文学等广泛的研究视野,但该作品的体裁----幻想小说,经常被忽视,在文学领域,对该作品从儿童文学角度的研究也并不充足。本文试图从童话逻辑,即生活逻辑和儿童思维角度研究这一幻想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在逻辑,探究该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让读者信服的原因。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家、作品、国内外评论界对该作品的研究现状,及童话逻辑的有关概念,认为随着童话理论及儿童文学的不断发展,有必要从它的体裁及童话逻辑角度对该作品做进一步的研究。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从《彼得·潘》中铺垫和巧合的设置阐述作品体现出的生活逻辑,并指出铺垫和巧合中的必然性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第二章主要对作品中的人物彼得·潘、虎克、达林先生等人进行分析,指出该小说在人物塑造中体现出的儿童思维表现出了作者对成长和成人世界的态度,进而体现了反成长的主题。第三章从假想的世界----梦幻岛入手,分析该幻想小说中做为第二世界的梦幻岛这一意象,以及在这个假想世界的主要活动和故事,指出其中体现的生活逻辑和儿童思维的结合,即童话逻辑。结论部分总结童话逻辑在《彼得·潘》中的作用,指出贯穿于全书的令读者信服的童话逻辑增强了《彼得·潘》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教材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2009年《中等职业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那种“接受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基础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基础教育改
现代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基本知识和本领,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乐趣和主动发展的学习品质。新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强调教学
免费师范生教学是党和国家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试点大学负有教好免费师范生的重要职责。免费师范生的提出,势必要对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改革,现在关于免费
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他们的学业成绩一直是广大社会、学校、家长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才能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已经表
<正>提起希望工程,很多人不由得会想起那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15年前,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小学学生苏明娟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唤起了人们对贫困地
现如今高科技与情感化盛行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的舒适性以及美观性的需求甚至已经达到了苛刻的地步。越来越多的人们更愿意将异域风情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室内空间的陈设设计中,
本文主要是根据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并未充分
张爱玲的小说中月亮意象出现的极为频繁。月亮,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反复出现的艺术意象。张爱玲凭借独特的心路历程和女性视角,给予月亮以新的审美体验。在这篇小说中,月
设计了两套典型的撬装型天然气液化流程,对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比较了两者的关键参数,并分析了各换热器中管路换热负荷-温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没有丙烷预冷的前提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