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在汽车覆盖件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w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测量技术的发展,利用CAD/CAM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来实现产品实物的逆向设计制造,已成为CAD/CAM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逆向工程技术就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通过逆向工程技术能够提高设计精度,获得更高的模型质量,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覆盖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形象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研究了将逆向工程应用于汽车车身覆盖件模型重建的关键技术与方法。 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模型重建。本文研究了各种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并研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数据处理方法的分析研究,得到了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研究了曲线曲面的基础理论,并讨论了曲线曲面光顺以及曲线曲面光顺的评价问题。并以长安新项目CM10微型车的车身设计开发为对象,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完成了CM10微型车的整体车身开发。 本文在整个项目的设计开发中,首先分析了项目设计开发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进行车型的方案确定、效果图制作以及油泥模型的制作;其次,运用德国Steinbichler公司的非接触式光栅扫描仪COMET Vario Zoom和立体照相法系统相结合的扫描设备完成了车身油泥模型的数据获取工作,并采用Aicon软件和COMETplus 5.11软件进行了数据的处理;最后,利用CATIA软件完成了车身覆盖件的模型重建,并对车身覆盖件中模型重建问题以及光顺与光顺评价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其他文献
印染废水水量大、化学需氧量(COD)高、色度高、成分复杂多变且含有有毒有害成分,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在COD去除和脱色上存在一定难度。   超临界水氧
超大规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在线教学,让众多高校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投身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2].高校教师应抓住时机,将线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实践延续
串联型关节式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但绝大部分机器人系统并不具备开放性。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基于PC平台、有较强开放性和通用性、六自由度微型串联型关节式机器人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是改善城市交通供求矛盾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人口城市化导致了城市规模扩张,市内公共交通状况日趋复杂,营运成本上升,配套设
摘 要:针对小煤矿安全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安全开采技术管理措施。从小煤矿开采实际来说,因为作业环境差,加之技术水平低下等,极易引发安全问题,造成极大的损失。基于此,深度剖析此课题,提出安全开采技术把控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煤矿;安全开采;技术管理;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7-0199-02  
《台面球XY轨迹气动控制系统设计》是SMC技术中心承接的国际交流合作课题项目之一。旨在设计与开发基于气动伺服的台面球X-Y轨迹控制系统,用来展示气动控制元件的产品性能,更可作为一个实验装置,为本科同学开设控制理论实践课程搭建一个良好的试验平台。本论文主要是介绍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后续的试验过程,针对台面球控制系统,设计了各种控制器,在Matlab环境下进行对比仿真,并将试验结果应用到实际搭建的硬
为探明芝麻花生等带宽间作不同行比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于2018年进行了芝麻花生间作试验.以芝麻单作(CK1)、花生单作(CK2)为对照,设芝麻花生2:2(M1)和芝麻花生4:4(M2)两种等
电-气伺服控制系统则能非常方便地实现多点无级定位和无级调速,但目前这种系统大都基于传统的硬件结构,只能采用固定的控制算法,影响了伺服控制系统性能的发挥,因此在工业上
为了改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人们提出了主动和半主动悬架,其中半主动悬架既克服了被动悬架的性能局限又克服了主动悬架的高成本、高能耗的缺点,已成为汽
LED(Lighting Emitting Diode)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寿命长、环保等优点,被称为下一代绿色光源。本文基于辅助薄膜封装方法(Film Assisted Molding)进行柔性LED封装设计,针对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