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智能语音车载终端技术开发及应用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是改善城市交通供求矛盾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人口城市化导致了城市规模扩张,市内公共交通状况日趋复杂,营运成本上升,配套设施数量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公交智能语音播报系统是ITS的重要组成,集人车、时间、空间于一体,利于乘客实时把握公交出行,成为公交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保障。目前在用同类产品都是依托各自系统,相互独立,升级困难且存在高投入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公交智能化普及。  本课题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移动(联通)通讯网络的智能语音播报车载终端系统,高度集成车辆信息、路线信息、港站信息、娱乐信息等,运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将当前车辆所处的站台位置发送给沿线公交港站,使得各个公交港站能实时用电子显示屏显示公交车的位置;车载系统通过无线射频模块以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实时接收信息并进行识别,当接收信息与目标信息匹配时触发语音模块,调用相应内存进行正确语音播报,同时实现车上终端的语音播报以及公交港站的语音播报。  该款新型智能语音车载终端产品以高性价比产业化为目标,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车载终端硬件是基于以Cortex-M3为内核;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STM32F103RBT6处理器作为终端主控器件;自主设计相关外围电路及防护结构,组成结构紧凑的主控单元。硬件实现主要成果包括电源电路设计、NRF24L01无线射频模块外围电路设计、语音播报采用MP3模块、GPRS数据传输模块及外围电路设计、SD卡电路设计、功放电路设计等;系统软件开发包括设计思想和流程制订、构建嵌入式软件平台、建立固件开发编译环境、初始化系统、各功能模块的驱动软件设计、应用程序设计等。在硬软件成果基础上搭建系统调试平台,完成各部分及整体调试。
其他文献
快速点磨削是高速/超高速磨削的一种更为先进、高效的磨削方式,融合了数控技术、CBN砂轮技术和超高速磨削技术等先进技术。点磨削具有磨削力小、磨削温度低等优点,主要用于轴类
氧化镁基于其表面本征缺陷结构而具有光催化活性。本课题组利用溶液燃烧法以制备出具有表面氧空位的纳米氧化镁,但其光催化活性较低。基于适量的表面氧空位不仅可以拓宽材料对光的吸收范围以降低其禁带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表面吸附态氧的数目及促进表面羟基化进而生产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物种。本论文分别采用表面改性和非金属元素掺杂的方式提高其表面氧空位浓度,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表面改性分别以氨水和乙二醇为改
电液负载模拟器(Electro-hydraulicloadsimulator)是一种地面半实物仿真设备,用来模拟飞行器舵机所受的各种空气动力力矩载荷谱,从而检测舵机驱动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其对国防军事
学位
超大规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在线教学,让众多高校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投身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2].高校教师应抓住时机,将线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实践延续
串联型关节式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但绝大部分机器人系统并不具备开放性。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基于PC平台、有较强开放性和通用性、六自由度微型串联型关节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