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部级官员腐败不但造成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且还会带来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选取十七大以来的59位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例,借用“结构—制度—个体”的分析框架,从结构、制度和个体三个层面分别选择研究变量以考察十七大以来的省部级官员腐败现象,并据此概括各个层面官员腐败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从结构层面来看,权力配置不规范和公共权力利益化,造成腐败多染指土地出让问题,涉及所有公权领域,窝案串案现象严重,涉案金额巨大等特点;从制度层面来看,由于选人用人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及权力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腐败频发于选人用人领域和家人参与腐败普遍化特点;而在个体层面上,由于官员错误的价值观和不良的心理动机,出现了生活腐化呈常态,两面人格混官场的腐败特点。最后,文章基于上述“结构—制度—个体”层面的分析,提出了预防省部级官员腐败的一些具体建议。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十七大以来的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例进行深入挖掘,以期对当前中国官员腐败尤其是省部级官员腐败的预防与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