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卫国之歌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来,巨大的国家!起来作决死战!
  要消灭法西斯强盗,消灭万恶匪帮!
  我们和万恶的敌人,不共戴天。
  我们为自由而战,他们为黑暗强权!
  全国人民奋起战斗,回击那刽子手!
  回击暴虐的掠夺者和吃人的野兽!
  让正义的愤怒像巨浪滚滚沸腾。
  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今年5月9日,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红场阅兵典礼上,《神圣的战争》作为乐曲启幕,引导俄罗斯国旗和卫国战争胜利旗帜入场。这首慷慨激昂的战斗歌曲再次响彻红场上空。
  “决不许邪恶的翅膀,遮蔽祖国的苍穹。她广袤的大地,绝不容敌人践踏!”这首低沉悲壮的乐曲,获称苏联卫国战争音乐纪念碑,曾经鼓舞无数军民奔赴战场,保卫祖国。
  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诞生了许多饱含爱国情怀的诗篇和歌曲,不论在前线还是后方,这些文艺作品赋予人们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定信念。其中,歌曲《神圣的战争》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
  1941年6月26日,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后的第五天,在莫斯科白俄罗斯火车站,又一批红军将士将从这里奔赴战场。就在他们即将踏上征程的时候,军队音乐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带领他的红旗歌舞团来为将士送行。这一次的演出对亚历山德罗夫本人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两天前,他从报纸上读到了由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在战争爆发后连夜写成的诗歌。一句“起来,巨大的国家!起来,作决死战!”让亚历山德罗夫再也无法平静。当天晚上,他就根据这首诗歌创作了歌曲《神圣的战争》。亚历山德罗夫的孙子叶夫根尼·亚历山德罗夫讲述了当时的情况:“亚历山德罗夫回到乐团,将团员召集在一起。他把歌词和旋律用粉笔直接抄写在黑板上,就这样大家排练了一整夜。26日这一天,歌舞团在白俄罗斯火车站为即将奔赴前线的军人们演唱了这首歌曲。”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红旗歌舞团的演出队将《神圣的战争》从首都莫斯科传向了整个前线。苏联影片《莫斯科保卫战》中有这样的一幕:带领演出队来到前线的亚历山德罗夫要给战斗中的士兵们演唱,可战地指挥官不同意,他说,亚历山德罗夫是苏联红军最宝贵的财富。于是红旗歌舞团的歌唱家们在战壕中伴着手风琴和枪炮声对着电话纵情高歌,他们的歌声通过电话线传遍整个战场。在歌曲中,人们听到了苏联红军义无反顾走向前线的坚定脚步声,听到了他们内心中对敌人的藐视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从此,这首激荡着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激情的歌曲,像插上了翅膀,传遍城市乡村、前线后方,成为“用音符写成的第一篇檄文和战争动员令”,成为投向德国法西斯强盗的匕首和投枪。
  《神圣的战争》也是苏军元帅朱可夫生前最喜爱的战争歌曲之一。他曾动情地说,“‘起来,巨大的国家’、《小路》和《夜莺》等歌曲是不朽的,因为它们反映了人民宽广的心灵。”这首歌还是苏联地区播放率最高的“伟大卫国战争歌曲”之一,因为旋律感人,许多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一代也愿将其作为手机铃声下载下来,随时欣赏。时至今日,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每次来华演出,《神圣的战争》都是必选曲目之一,喜爱这首歌曲的中国观众更是不计其数。
  音乐无国界。在中国,热播的电视剧《潜伏》的片尾曲《深蓝》雄浑、悲壮,这铿锵豪迈的旋律就来自于《神圣的战争》。而于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支战争歌曲,当属《喀秋莎》莫属了。《喀秋莎》承载着中国人的美好回忆,在中国人的心里,几乎就已经是把喀秋莎和俄罗斯画上了等号。
  喀秋莎(Катюша)是俄罗斯很常见的女生名字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爱称。这首著名的苏联歌曲就是描绘了一位叫喀秋莎的少女对离开家乡去保卫边疆的爱人的思念。1939年,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在参加诺门坎战役时,欣赏到中国东北珲春地区春末夏初的美丽景色,写下了一首抒情八行诗,这就是《喀秋莎》。苏联著名作曲家勃朗特尔看到这首诗歌后,马上便把它谱成了歌曲。由此可见,《喀秋莎》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这首歌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不胫而走在全苏联流传开来,之后传遍了世界,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欢,甚至包括敌人在内。《喀秋莎》既有勇敢战斗保卫祖国的情感,又描绘了美好纯粹的爱情,既有战争的严酷,又有爱情的温婉,非常动人,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苏联歌曲,最能引发共鸣。
  《喀秋莎》在苏联,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千百万人把歌曲中的女主人公喀秋莎当作栩栩如生的姑娘,一个深深爱着战士的姑娘,她执著地等待着前线恋人的来信。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军队用“喀秋莎”的名字给一种新型火箭炮命名。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今年的5月4日夜,莫斯科红场,参加胜利日阅兵夜间彩排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在军乐队的伴奏下,高唱苏联歌曲《喀秋莎》,正步踏过红场的青石路。那一刻,俄罗斯观众沸腾了。欢呼,喝彩,随着节奏拍手,伴着旋律哼唱。不少人举着手机拍摄,有人追随他们直至彩排结束。聚光灯下,五星红旗指引的中国军人是耀眼的明星。
  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是无人能够操纵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总是跳跃着一种坚持真与美、寻求自由成长的冲动与顽强。在二战结束70年之后,这支穿越历史时空的小歌,背负着历史的沉重,承担起新的内涵,依然敲击着世界各地几代人的心弦。
  今天,《神圣的战争》与《小路》《窑洞里》《喀秋莎》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经典歌曲一道,早已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倘若它的作者天上有知,听到《潜伏》中熟悉而亲切的旋律,定会感谢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粉丝,在九泉之下与我们共同哼唱:起来,巨大的国家,作决死战!
  (本文图片由涂扁扁和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构建学习型组织,推动知识转移,对于提升组织成员素质,改善组织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都十分重要。近年来,惠民
河北今年1-5月,河北省出口钢材918.2万吨,价值264.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分别增长52.7%和17.5%。全年各月出口均呈现增长态势去年12月以来,河北省钢材出口总体呈现同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高职高专足球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先简单介绍了高职高专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现状,提出了高职高专足球教学内容体系优化的策略。  关键字 高职高专 足球教学 体系优化  一、高职高专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技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部门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公共部门的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各项改革任务能否顺利实现,同时,公众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传统养老方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困境,老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引致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则进一步增加了养老服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篮球防守技术是衡量一支篮球队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篮球技术的不断提高,防守技术在篮球运动中越发重要。在对篮球防守技术的研究中,防守技术和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本文就篮球防守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些教学观点。  关键词 篮球 防守 意识  一、篮球防守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温情”这一特质,但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绩效工资在学校的普遍实施和学生呈现的越来越难教的现象,导致“温情”特质在教师这个群体当中正在逐渐消失。尤其是我们体育这门学科,教学场所基本都在室外,夏天的骄阳和冬天的寒风以及学生因心态放松而引发的嘈杂,特别容易使教师脾气
当前,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进行实时交互信息的公共平台。新媒体的平行性、开放性、选择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改变着信息产生和传播的途径,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
“《安魂祭》是一部视角独特,因而题材内容也非常独特的长篇小说。”该书责任编辑何小玲向我推荐说。书刚刚出版,是抗战题材,写反战的内容,时间节点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很新颖。小说的封面设计,一半白色一半墨绿色,沉重地显示着抗击侵略、反对战争、祈愿和平的历史观和文学责任感。书名之旁有何小玲所加题记:献给三个好“鬼子”。小说里说:“不叫‘鬼子’叫啥,都顺口啦,‘鬼子’不是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年的今天,回顾那些慷慨嘹亮、悲壮激越的,抑或凄苦哀婉的抗战歌曲,依然可以感觉到它们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国人民誓死保卫家园、渴望和平幸福、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强大而浴血奋战的精神。  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抗战期间,中国产生了无数抗战歌曲,流传下来的至少有500多首,其中以《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为代表。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由田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