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展DLVO与絮体结构特征的化学调理对污泥脱水影响规律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政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由于其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简称EPS)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有机物,导致其难以脱水,给后续的处理处置带来了困难。很多研究发现混凝剂、絮凝剂、高级氧化等化学调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然而,不同污泥调理过程会改变污泥颗粒间相互吸引和排斥力,同时,对污泥絮体结构造成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不同价态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及Fenton试剂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价态的金属盐(Na+、K+、Ca2+、Mn2+、Fe3+、Al3+)、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缩写PAC)及高级氧化方法(Fenton试剂)对污泥进行化学调理。以CST(Capillary Suction Time,简称CST)、SRF(Specific Resistance to Filtration,简称SRF)为污泥脱水性能评价指标,同时测定调理污泥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沉降性能。结果表明:Fe3+、Al3+、Fenton试剂能够大幅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在投加量分别为1.2 mmol Fe3+/g VS、1.2 mmol Al3+/g VS、2 mmol Fe2+/g VS与2.5 mmol H2O2/g VS时,调理污泥CST分别由原泥的220.0 s降至33.5、54.1、24.4 s,SRF分别由原泥的2.0×10133 m/kg降至0.4×1013、0.5×1013、0.4×1013 m/kg。2、基于表面热力学分析的拓展DLVO(Derjaguin-Landan-Venvey-Overbeek)理论解析方法探讨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对不同价态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及Fenton试剂调理剂在最优投加量下调理污泥接触角进行了测定,通过表面热力学分析得到不同调理污泥的拓展DLVO曲线。结果表明,经Fe3+、Al3+、Fenton试剂调理后,污泥的界面吸附自由能△Gadh从原泥的9.5 mJ/m2分别降低为-33.4、-10.8、-38.0 mJ/m2,说明污泥絮体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Gadh<0);调理污泥的能垒从原泥的7.7×105 KT(K为玻尔兹曼常数,其值为1.38×10-23 J/K,T为绝对温度,其值为298 K)降低至小于0 KT,说明调理污泥絮体颗粒间的能垒消失,污泥颗粒可以自发进行碰撞挤压,大幅减小污泥的间隙水,从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作为对比,单独投加Na+、K+、Ca2+、Mn2+、PAC调理污泥的能垒分别为7.6×105 KT、6.6×105 KT、7.2×105 KT、1.1×105 KT、1.1×105 KT,均在0 KT以上,表明上述化学调理剂并不能改变污泥絮体的亲水特性,该结果与脱水性能的结果一致。3、不同化学调理方式对污泥絮体结构变化影响机理的探讨对不同调理污泥中金属元素在固液相分布、调理污泥的EPS含量分布、结合水含量、分形维数、动态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外加的一价金属元素、二价Ca2+大部分分布在污泥液相中;而二价Mn元素、三价金属元素与Fenton试剂调理污泥中外加的Fe大部分分布在固相中,对污泥起到了压缩双电层与混凝的作用。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简称Df)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单独投加Fe3+、Al3+与Fenton试剂调理污泥的污泥絮体更加密实,Df值分别为2.67、2.61与2.63,明显大于原泥(2.45)以及Na+(2.46)、K+(2.47)、Ca2+(2.46)等调理污泥。EPS与结合水含量的实验结果表明:Fe3+、Al3+、Fenton试剂调理污泥后Bound-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明显降低,结合水含量也由原泥的2.92 g/g DS降低至2.13、2.22与2.22 g/g DS。因此,密实化的污泥絮体可以有效减少污泥Bound-EPS含量,释放污泥Bound-EPS所束缚的结合水。污泥絮体结构变化观测的结果表明Na+、K+、Ca2+、Mn2+、Al3+试剂调理污泥过程中在前15 s内污泥粒径无显著变化,Fe3+调理污泥粒径在第15 s明显变大,Fenton试剂调理污泥在前15 s内粒径呈现波动式变化,可能存在污泥有机絮体解离-重构的现象。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调理污泥中结合水含量与污泥絮体吸附自由能△Gadh(r=0.81,p<0.01)和能垒(r=0.9,p<0.0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进一步说明污泥絮体亲水特性会使污泥絮体间的排斥力增加,增加污泥结合水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影响污泥主成分得分结果最大的是其第一公因子(F1),在主成分中所占比例为68.3%。而第一公因子(F1)主要是表征污泥表面热力学特性(界面自由能、Lewis酸-碱水合作用自由能、粒径),说明改变污泥絮体的亲水特性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外泌体因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基础作用,成为早期发现和治疗癌症的新型标志物而受到广泛关注。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载体,参与肿瘤细胞的发生、转移、耐药性和免疫逃逸,对
近些年来,我国区域教育改革有了很多次尝试,但其中最有益的一种尝试莫过于政府购买教育中介机构委托管理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我国教育工作者从最开始的初步成功就已经越来越关
人类社会发展中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全球能源储量的迅速衰减,氢气被认为是取代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最清洁和最理想的能源。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被认为是实现太阳能、
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化石燃料储量的锐减促使人们探索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储量丰富,因此电解水产氢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之一。水的电解反应由析氧反应(Oxygen evolu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编码的哺乳动物细胞进入(Mammalian cell entry,mce)蛋白在细菌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Mtb中含有4个mce操纵子,mcelF属于mce基因24个家族成员之一,蛋白序列预测其编码细胞壁蛋白,但实际功能还未知。为了研究mcelF蛋白在Mtb感染过程中的具体功能作用机制,我们构建了 mcelF过表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有所变化,人民的需求也从物质文化需求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现在住宅领域,供不应求的量化需求时期已经结束,住宅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 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l,ABCA1)是一种膜结合蛋白,主要负责介导胆固醇流出至贫脂的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过去一直认为ABCA1对巨噬细胞胆固醇稳态与功能的调控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的重要机制。但是,与对照小鼠相比,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ABC
随着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的科学技术成为各国发展的首要方向,而高校科研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客观公正地评价高校科研的投入
主体性问题是西方近现代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主体性原则作为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古希腊开始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到中世纪“神的尺度”替代了“人的尺度”,人的主体性地位丧失。文艺复兴时期又呼唤人的主体性,直到近代笛卡尔开始,对主体性的追寻使得关于主体性的研究真正开始成熟。而在唯物史观视阈中,主体性原则也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核心之一,是理解
趋化性是指细胞或有机体根据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所做的定向运动.它在生物学、医学、农业生态等领域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关于多物种的趋化模型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