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某型混合动力大客车操纵稳定性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XIAOT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出现,新能源汽车已经被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当前纯电动汽车由于受到电池技术的制约,推广进度缓慢,而作为传统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一种产物——混合动力汽车受到了国内大多数汽车厂家的青睐。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国家开始投入使用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国内也在多个城市推广混合动力公交客车,以此来宣传绿色出行的理念。由于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在传统燃料公交客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池组,整车质量增大,电池组布置在不同的位置,还会引起整车质心位置变化和前后轴荷变化,势必影响整车转向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针对混合动力公交客车这一结构特点和重庆公交的行驶特性,选取重庆公交某型混合动力客车做为研究对象,对该车型原车进行操纵稳定性仿真和综合评价打分,进而提出不同的电池组布置方案,对比分析不同布置方案的操纵稳定性好坏,对所选车型电池组布置提出可行性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根据收集到的重庆公交某型混合动力客车相关参数,在ADAMS软件中建立该车型的动力学模型,包括转向系统模型、前悬架模型、后悬架模型、动力系统模型、轮胎模型等,得到与实车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一致的整车装配模型。此时电池组位于车辆尾部发动机上方,储气瓶安装于底盘靠近前桥位置,关于纵向面横向对称;(2)对建立的原车动力学模型进行转向工况仿真,包括蛇形试验、转向盘角阶跃试验、转向盘角脉冲试验、转向回正试验、转向轻便性试验和稳态回转试验。对仿真结果曲线进行分析,并对每个试验的操纵稳定性性能打分,综合评价分值为77.3,原车的操纵稳定性还有提升的空间;(3)提出重庆公交某型混合动力客车操纵稳定性的两种改进方案,即电池组的两种布置位置。方案1:电池组与天然气储气瓶位置对换,电池组两两纵向对称布置在底盘位置,靠近前桥关于纵向面横向对称,位于前轴和后轴之间,储气瓶位于车辆尾部发动机上方;方案2:储气瓶位置不变,电池组两两纵向布置在车辆底盘的储气瓶后方,关于纵向面横向对称。在ADAMS中完成两种方案建模并进行与原车相同工况下的仿真试验,进行操纵稳定性综合打分和评价。仿真试验和综合评价分值表明:方案1操纵稳定性综合评价分值为78.7,相比原车仅仅提高了1.8%;方案2操纵稳定性综合评价计分值为81.9,相比原车提高了5.9%;因此,在两种方案比较中,方案2更优。
其他文献
硅基的高效的发光结构的研究在近十年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长和优化镶嵌在氧化硅中的纳米硅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由于量子限域效应,纳米硅的发光在红外到红光波段,但
传感器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随着现代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并成为决定系统质量的关键性器
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制动阀是制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其性能关系到制动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功能面的缺陷,必须在检测时予以
本文从分析无线监控领域现状和短信业务在测控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出发,介绍GSM无线异步收发模块TC35i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一个利用该模块传输短信的远程越境监控报警系统。中心站系
LiNbO_3因具有优异的电光、压电、非线性光学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声表面波及集成光学器件中。制备集成光学器件常需将LiNbO_3制成各种形式的光波导结构,但传统方法制备的光波导薄膜存在较多的缺点,因而异质LiNbO_3薄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体单晶相比,异质LiNbO_3薄膜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可以获得较大的波导膜与衬底折射率差。至今人们已经采用多种薄膜生长技术来制备异质LiNbO_3薄膜,相比
学位
作为第三代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典型代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因其巨大的应用潜力,一经出现便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焦点,有望取代传统太阳能电池成为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Ti02光阳极材料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Ti02光阳极材料的性能、降低成本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从Ti02光阳极微观结构研究入手,使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和调控合成出具有不同形貌的TiO2光阳极材料,并将其应用
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效,发挥人才优势,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发展要求成为时代课题.《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颁布,为国有
目前,电弧离子镀技术已发展成为薄膜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类别。电弧离子镀有提高靶材离化率、靶材离子动能以及薄膜沉积速率,靶源数量和位置可以任意安置等优点,所以
本文主要针对现有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国内外发展经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