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姜属花卉花粉育性差异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球姜(Zingiber zerumbet(L.)Smith)、红球姜花叶变型(Z.zerumbet f.variegated)和光果姜(Z.nudicarpum)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红球姜花序呈火红色,形态奇特,可用于切花和园林景观造景。红球姜花叶变型的叶片具彩斑,株型优美,是良好的观叶花卉,但这两种花卉自然居群和人工杂交都是败育不结实,遗传改良困难较大,而同属光果姜自然居群条件下却能够结实。本研究以不育的红球姜、红球姜花叶变型和同属可育的光果姜为材料,进行育性分析、花粉离体萌发,电镜扫描观察花粉形态,I2-KI染色法检测花粉活力,q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测定MGP2、MGP4和BUP柱头萌发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情况,初步研究了三种姜属花卉花粉的育性差异机理,为今后利用分子手段创制红球姜可育材料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三种姜属花卉进行了育性分析,在广州人工栽培条件下进行光果姜异花授粉,结实率达75%,具有可育性;红球姜和红球姜花叶变型不能结实。(2)对三种姜属花卉进行花粉离体萌发,电镜扫描观察花粉和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姜属花卉的离体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光果姜的萌发率最高,达70.71%,红球姜花叶变型次之,为17.5%,红球姜最低,为9.8%;可育的光果姜与不可育的红球姜及红球姜花叶变型花粉外观形态上没有显著性差异。I2-KI法处理花粉后,光果姜的正常花粉率最高,为60.12%,红球姜花叶变型和红球姜次之,分别为29.14%和10.41%;红球姜的花粉圆败率为78.58%,红球姜花叶变型为53.01%。说明光果姜的花粉类型主要为正常花粉;红球姜与红球姜花叶变型的花粉类型主要是圆败型花粉,其花粉内淀粉含量不高。(3)采用qPCR测定三种姜属花卉的雄配子体基因2(MGP2)、雄配子体基因4(MGP4)和花粉破裂基因(BUP)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MGP2、MGP4和BUP在三种姜属花卉不同组织器官中花粉表达量最高,而叶片、苞片、根部、花瓣表达量都较低;在花粉萌发前期三者表达量差异不大,而花粉萌发后期,光果姜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红球姜和红球姜花叶变型则均显著降低。在花粉萌发1 h时,光果姜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红球姜和红球姜花叶变型。(4)采用RNA原位杂交法测定了MGP2、MGP4和BUP在三种姜属花卉花粉萌发1 h时花粉管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GP2、MGP4和BUP在光果姜萌发1 h的花粉管上均具有强烈杂交信号,而在红球姜花叶变型和红球姜萌发1 h的花粉管上的信号较弱或无。
其他文献
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的大量CO2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将CO2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是解决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等问题的理想方式。然而CO2是高度稳定的分子,需要适
研究背景:肝癌常见在亚洲东部且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不容乐观,病毒感染是其发病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因为我国普及婴幼儿接种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疫苗,肝癌在年轻患者中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但老年患者的情况没有出现明显改善。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手术疗法仍旧是首选策略,但术后常发生肿瘤转移,且很多病人往往在癌症晚期阶段才被确诊,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所以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本文研究了一类广义Langevin方程的小质量与白噪声极限。该广义Langevin方程是一个描述微小粒子在液体中运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其中粒子质量的大小与粒子所受涨落力的涨落尺度
天然橡胶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主要来源于巴西橡胶树。橡胶树炭疽病是橡胶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都能引起橡胶树炭疽病,其中胶孢炭疽菌对
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盆花和切花兼用,切花寿命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新品种选育是红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建立高效和有竞争力红掌产业的关键。分子育种是红掌
基于金属腐蚀原理的微电解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绿色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等环保领域广受关注。微电解技术的核心是微电解填料,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当今市场
钛及钛合金的相结构和相转变是钛领域最基础的研究方向,自钛被发现以来,广大学者一直在不断进行相关机理研究。然而研究结果表明,钛元素并不像其他钛族元素(Zr、Hf)一样,符合
管道在输送含蜡原油的过程中会有蜡沉积。沉积层的硬度随着沉积时间逐渐增加,导致不同径向位置处蜡层性质有差异。当管道的沉积层厚度过大,管道输油泵提供的动力不足以克服蜡
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些年来治疗手段逐渐多样,但发病率与死亡率依旧高居不下,其中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所占比例最大,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因此,通过探究H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发掘全新的治疗靶点或预后标志物,实现其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迫在眉睫。环状RNA是一类共价闭合的新型内源性非编码RNA,可能在肿瘤的许多进程
目的:从人群基因易感性角度出发,探讨生物钟分子系统中关键基因多态性对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自制的结构式调查问卷获取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资料,通过公共数据库SNP info筛选候选基因和功能性SNP位点,候选SNPs分型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分子量阵列技术平台的i PLEX G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