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采用1960-2011年夏季乌鲁木齐探空站0℃高度资料、1985-2006年夏季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3个水文监测点(乌源1号冰川水文点、空冰斗水文点与总控制水文点)的日平均径流资料与乌鲁木齐探空站逐日0℃高度资料和1960-2006年1号冰川观测资料,首先应用统计方法、Mann-Kendall检测等方法分析了近52年0℃层高度变化趋势及突变情况;其次对1985-2006年来乌鲁木齐河源夏季0℃层高度和日平均径流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定性与定量分析了1960-2011年夏季0℃层高度变化和1号冰川变化趋势及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1960-2011年0℃层高度都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同,其中7月的0℃层高度上升趋势最明显,其次是夏季。6月、8月和夏季℃层高度都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7月0℃层高度总体呈平稳的上升趋势。近52年来0℃层高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然而不同年代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总得来说,6、7、8月和整个夏季在70年代0℃层高度都呈下架趋势,在90年代到2000年以后0℃层高度都呈上升趋势,说明在70年代气温呈下降的趋势,而在90年代以后气温增加趋势明显。通过Mann-Kendall检验,6月0℃层高度在2001年发生突变,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突变明显;7月在1994年就开始突变;在8月,1999年、2003年和2006年都发生了突变,尤其在1999年突变明显;夏季在1995年开始发生突变。(2)1985-2006年乌鲁木齐河源区径流都呈上升趋势,其中1号冰川水文点和空冰斗水文点径流上升趋势不明显,振幅变化也不大,而总控制水文点径流上升趋势较明显,且振幅变化较大,0℃层高度也呈上升趋势。逐日0℃层高度除1997年略有下降和1990年变化不明显以外,其他几年均呈上升趋势。1号冰川水文点、空冰斗水文点和总控制水文点的日平均径流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1号冰川水文点的日平均径流在1990年和2004-2005年略有下降;空冰斗水文点,1985年、1987年和1991-2002年日平均径流呈下降趋势;总控制水文点的日平均径流在1990年、1992年与2004-2005年略有下降和1995年几乎没变,其他年份呈上升趋势。1号冰川水文点、空冰斗水文点和总控制水文点在6月、7月和8月的日平均径流序列与0℃层高度序列的相关性大致相同。1号冰川水文点的日平均径流序列与0℃层高度序列的相关性最好,绝大部分通过了0.01显著性检验,其次是总控制水文点,空冰斗水文点的相关性最差。三个水文点的0℃层高度序列与日平均径流序列的最大相关系数的累计天数大部分是3天或4天。1985-2006年,1号冰川水文点0℃层高度序列与日平均径流序列的回归模型均能通过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0℃层高度序列与日平均径流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3)1960-2006年1号冰川积累量和平衡值都呈下降趋势,其中积累量下降趋势显著,消融量、平衡线高度和0℃层高度都呈增加趋势。从多项式拟合曲线可以看出,消融量、平衡线和0℃层高度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积累量呈平稳下降。平衡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总趋势。通过相关分析,0℃层高度与消融量、平衡线高度呈正相关,即随着0℃层高度的升高,消融量增大,平衡线高度抬升;0℃层高度与积累量、平衡值呈负相关,即随着0℃层高度的升高,积累量减少,平衡值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