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的耐药性限制了传统抗菌药物药效的发挥,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开发新的抗菌药物资源迫在眉睫。海洋微藻由于处于特殊的生长环境,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成为新型抗生素药物开发的重要潜在资源,同时微藻营养要求简单、易培养,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研究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22种微藻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筛选出目标菌株一旋链角毛藻,并对其抗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22种微藻粗提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旋链角毛藻的提取物抗菌活性最强。旋链角毛藻的脂肪粗提物、多酚粗提物和萜类粗提物对供试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开发旋链角毛藻中的抗菌物质具有广泛的前景。各种提取物对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普遍强于对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极性溶剂的脂肪粗提物中,石油醚提取物的抗菌谱最广;通过气相色谱法鉴定粗脂肪的脂肪酸含量与组成,发现只有石油醚提取物含有反式亚油酸、γ-亚麻酸和二十碳二烯酸等8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推测脂肪粗提物中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是这类弱极性多不饱和脂肪酸。石油醚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普遍大于经硅胶柱层析得到4个分离组分的抗菌活性,这可能是由于有些抗菌活性是粗提物中多种脂肪族化合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是由于在层析、干燥和用各种溶剂处理过程中部分抗菌化合物丧失活性。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粗多酚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次数3次,料液比1:15 g/mL,超声时间40 min。通过考察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多酚提取物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了一种适合初步分离多酚提取物的大孔吸附树脂AB-8,该树脂的吸附容量可达80.1%。建立了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初步分离多酚的方法,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料液浓度3 mg/mL,上柱流速2 mL/min,pH为6;最佳洗脱条件为:70%乙醇水溶液在4 mL/min的流速下对AB-8大孔树脂进行洗脱,得到组分CP。利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层析对CP进一步分离纯化,最后得到2个峰组分,分别命名为CPC-1和CPC-2。CPC-2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组分在酚浓度为1 mg/mL的条件下,对枯草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0±0.5 mm,对大肠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6.0±0.8 mm,对真菌的抑制效果也有提高。CPC-2经结构鉴定,确定其为3,4,5-三羟基苯甲酸。
其他文献
国学大师饶宗颐早年治甲骨学,起源于抗战初期在香港为王云五编纂用四角号码查询甲骨文、金文的字典;其研究甲骨是清朝朴学的路数,同时受到家学和顾颉刚等古史辨派、禹贡学派
文章基于2001—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电产业数据,首先测算各机电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然后加权测算58个国家和地区的机电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以横向对比"一带一路"
针对机要档案在流转、存储过程中存在的方式陈旧、可控性差的问题,利用当前的高新技术研发一种由管理软件、有线及无线网络、电脑终端、扫码设备、智能识别设备、智能数码文
目的为准确把握药品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尽快推进陕西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分析
本文对办公环境的历史发展及趋势进行了整理分析。在对互联网公司的办公环境设计实践进行充分整理之后,采用系统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分析了互联网公司办公环境各核心功能的主要
<正>课本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课本例题的另解,对于深化学习,发展思维,开拓视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例题呈现北师大版
对河北省邢台县太子井乡白家庄村36个野生酸枣类型的枝条、叶片、果实等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野生酸枣类型间针刺长度、单果重、核肉比、双仁率、果实出仁率等性状
目的:探讨经乳晕缘小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