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缓爱德华氏菌荚膜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aq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水产养殖业常见的病原菌,它可以感染许多重要的经济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爆发导致养殖动物大规模的死亡,从而对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目前为止,对E. tarda致病因子的研究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包括鞭毛蛋白、侵袭素、脂多糖、溶血素、糖基转移酶、III型/VI型分泌系统、铁载体、QseB-QseC双组分系统等等,但是关于其具体的致病机制还没有一个定论。目前在水产养殖业,抗生素仍然是对抗爱德华氏菌病的主要方法,这极易导致抗性菌株的产生,使其今后的防治工作更加难以进行。因此,彻底了解其致病机制,开发有效疫苗的工作迫在眉睫。荚膜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它可以促进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同时也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宿主免疫系统的杀伤。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工作发现,正常培养条件下E. tarda不具备明显的荚膜结构,但是在侵染牙鲆巨噬细胞后,从巨噬细胞内裂解出的细菌却具有了荚膜,因此我们推测荚膜的产生可能与E. tarda的致病性相关。本论文选取三个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即Rcs双组分调控系统的应答调节子rcsB、可拉酸合成途径中的糖基转移酶wcaJ以及可拉酸合成途径中的甘露糖-1-磷酸核苷酸转移酶cpsB,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敲除的方法研究三者与致病性的关系。本研究首先利用自杀质粒pRE118介导的同源重组构建了以上三个基因的框内缺失突变株,即以E. tarda EIB202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了待敲除基因的上下游片段,且上下游片段具有12bp左右的重叠区;利用overlap PCR将上下游片段连接起来,导入自杀质粒pRE118;将构建好的自杀质粒导入接合菌株大肠杆菌S17-1,并与野生菌株E. tarda EIB202混合培养,经过两次同源重组,根据自杀质粒上的sacB基因使用含20%蔗糖的平板培养基筛选得到基因缺失的突变株。然后将含有缺失基因全长的低拷贝质粒pACYC184K转入缺失突变株中构建了互补菌株。缺失突变株及互补株构建成功后,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缺失基因在互补株中的表达情况,确认其可表达后,通过比较野生株与突变株之间致病性相关表型的差异(如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脂多糖形成能力、细菌的自凝能力、细胞的吸附率与内化率、对斑马鱼胚胎的毒力等),推测该基因在致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E. tarda EIB202为实验菌株,pRE118为自杀质粒,pACYC184K为互补质粒,构建了Rcs双组分调节系统的应答调节子基因rcsB的框内缺失突变株(ΔrcsB)及互补株(ΔrcsB (pACYC184K-rcsB))。通过一系列的毒力相关表型实验发现:与野生株E. tarda EIB202相比,框内缺失突变株ΔrcsB对EPC细胞及斑马鱼胚胎的毒力有了明显的上升,自凝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细菌的生长趋势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却被降低。以上毒力相关表型在互补菌株中均有一定的回复,证明了突变性状是由rcsB的缺失导致的。由此推测,rcsB作为Rcs双组分系统的应答调节子,在细菌的生长、生物被膜的形成、自凝能力以及对EPC细胞及斑马鱼毒力等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本实验还证实了基因缺失对细菌毒力的影响与对细菌的生长、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并不一定是正相关的关系,衡量细菌的毒力不能仅依赖几个体外表型实验的结果。(2)通过框内缺失突变技术构建了E. tarda EIB202的可拉酸合成途径中糖基转移酶wcaJ框内缺失突变株(ΔwcaJ),并将带有wcaJ基因全长的低拷贝表达质粒pACYC184K导入ΔwcaJ构建了相应的互补株(ΔwcaJ (pACYC184K-wcaJ))。研究结果表明,wcaJ基因的缺失使得EIB202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脂多糖的形成能力、对EPC细胞及斑马鱼胚胎的毒力均有所降低,以上表型在互补株中均有一定的回复,证明了突变性状是由wcaJ的缺失导致的。以上实验结果也表明了WcaJ在E. tarda生长、生物被膜形成、脂多糖形成、致病力的发挥中均有一定的作用。(3)通过框内缺失突变技术构建了E. tarda EIB202的可拉酸合成途径中甘露糖-1-磷酸核苷酸转移酶cpsB框内缺失突变株(ΔcpsB),同时构建了相应的互补菌株ΔcpsB(pACYC184K-cpsB)。研究结果表明,cpsB基因的缺失同样使得EIB202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脂多糖的形成能力、对EPC细胞及斑马鱼胚胎的毒力有所降低,但是细菌的生长趋势变化不大。以上表型在互补株中均有一定的回复,证明了表型的变化是由cpsB导致的。由以上结果推测:cpsB在E. tarda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脂多糖形成及对EPC和斑马鱼胚胎的侵染上均发挥作用,而对其生长无明显影响。本研究首次报道了E. tarda荚膜多糖相关基因与其致病性的关系,为E. tarda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聚-3-羟基丁酸酯(PHB)是许多细菌在非平衡生长阶段体内碳源和能源的储藏物质,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PHB的降解依赖于许多细菌和真菌分泌的
为了阐明HAb18G/CD147的功能,该研究旨在于人SMMC7721肝癌细胞株稳定表达HAb18G及其胞内、外片段,并用此细胞株作为体外细胞模型来研究HAb18G/CD147在细胞内Ca信号转道通路及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术后护理针对完全离断指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4月-2019年11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
我们总结了在2002~2003疾病流行期间在广东省SARS的流行病学资料,将整个流行过程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收集了2002~2003期间的24个病人的提取物或病毒株样本29个,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任务,还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培养;学习习惯;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41  怎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现在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粗浅
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的信号获取技术。其突破之处在于利用信号的稀疏性,通过测量矩阵投影降低原始信号的维数,获得低维的测量值,再设计合适
目的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先兆早产孕妇时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62例先兆早产孕妇,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人性
目的 研究分析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采用徒手淋巴引流手法及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语音识别技术以语音信号处理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研究小词汇量、非特定人、孤立词的汉语语音识别算法与实现。文章首先介绍了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包括HMM的参数估计,Viterb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化护理服务对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7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