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慰藉》的生态批评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_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丽·坦贝斯特·威廉斯是美国当代作家、自然学家和环境保护家。威廉斯出生并生活在犹他州的熊河鸟类保护区附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丰富体验,以及内华达核试验基地辐射对周边地区女性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的亲身经历,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创作。1991年,《心灵的慰藉》一经出版即被认为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威廉斯一方面描述大盐湖水位的持续不断上升,最终造成犹他州候鸟保护区湿地的消失。另一方面,讲述了由于生活在核试验基地的“下风口”位置,家人和癌症顽强斗争的过程。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将自然遭受破坏与妇女罹患癌症两条主线结合起来。本文以生态批评为理论框架,对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通过对这部小说中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关系的分析,帮助读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更深层次地认识特丽·坦贝斯特·威廉斯的《心灵的慰藉》。除引言和结论外,论文分三部分。引言首先介绍了威廉斯及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接着概述了小说的基本内容,以及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述生态批评理论及其核心理念:美国著名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和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理论。第一章着重探讨自然的价值。自然具有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三者紧密交织,不可分割。工具价值体现在自然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各种资源。内在价值展现在动物的自然习性以及大自然的优美风景。系统价值表现在自然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价值创造系统。第二章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的破坏。自然是神圣的,但是正在遭受人类的肆意破坏。人们对大盐湖的过度开发引起水位上涨,导致熊河候鸟保护区湿地的土壤盐碱化,造成鸟类的种类和数量的大幅度下降,甚至灭绝。人一旦离开了自然根本无法生存,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第三章着重论述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在父权制社会,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摩门教的背景文化倡导权威和服从,因此当面对核试验辐射的时候,女性只是默默地忍受,最终导致癌症发生的悲剧。为此,女性应该为自身的权益而奋斗,热爱自然,融入自然。最终得出结论:人类只有摒弃父权制,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并且与自然联合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才能解决当前出现的生态危机,才能保持社会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该文试图探讨认知语言学的若干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启示.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无论其水平高低,介词、多义词、短语动词等等都相当令人头疼.而认知语言学的丰硕研究成果恰好在
该文运用哲学、逻辑学的观点,结合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区分了意义和概念在语言学中的界定.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出的五个步骤并不按严格的先后顺序,有些词一进入语言系统,便完成
主持语:今天走进对话的两位先生都是国内知名的学者,刘墨先生还是一位画家。双方以他们的学识以及对中国文人画的理解,展开了对话。他们认为,中国文人画的艺术表象背后承载了
约瑟夫·罗特的小说《约伯记》标志着他作为小说家创作方面的转折.作者以简洁,生动的笔触,吸引读者关注犹太民族和犹太教,是一部较完整体现犹太民族史的作品.小说中,作者以自
著名语言学家Grice及Leech先后提出了言语交谈中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和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该文根据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原理具体分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试图探讨小说翻译中再现原作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一些问题.文中大部分例子出自英国小说《呼啸山庄》及其四种汉语译本.再现原作的人物性格塑造是一个包含众
该文共分六章,探讨在不同语境歧义的产生、消除、运用及其翻译.引言阐述了该文的目的,结论重申了该文的主要观点.第一、二、三、四章是该文的核心部分,分别阐述了歧义、语境
在文学评论界,人们倾向于把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这部戏剧看作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而该文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这部戏剧的丰富内涵.
英语阅读被看作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然而,尽管师生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外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主要的问题在于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导缺
纵观王尔德戏剧的一生,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生平;无论是他在文坛上的巨大成功,还是铁窗之下的羞辱与孤苦,都和他不羁、反叛的花花公子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正是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