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知识是一把双刃剑,人格健全的人持有它可以造福社会,人格扭曲的人持有它,也许会将其变成最锋锐的武器,给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危害!为了论述青少年人格教育不足可能会产生的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是一把双刃剑,人格健全的人持有它可以造福社会,人格扭曲的人持有它,也许会将其变成最锋锐的武器,给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危害!为了论述青少年人格教育不足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本文以2013年发生在复旦大学的投毒案为切入点,对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论文第一章首先对4·1复旦投毒案件本身进行了分析及反思,在此基础上,对人格及人格教育进行了理论界定。第二章以案件为切入点通过对高智商人群犯罪与其青少年时期人格教育的关系进行论述,揭示出青少年时期的人格教育对个体成长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章首先指出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现状就是青少年人格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不足,在了解此现状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当前青少年人格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这里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相背离、素质教育与人格教育容易混淆、专业师资力量较为匮乏几个方面。针对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本章的第二部分又对导致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现状及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成因主要包括:考核制度相对单一、“学而优则仕”观念深入人心、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方式有待商榷、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等隐性教育较为匮乏四大方面。第四章是针对第三章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的我国青少年时期人格教育不足问题的对策,指明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必须为青少年时期人格教育设定可行性目标、青少年人格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齐努力。本论文以案件分析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学生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对教育及社会的重要意义,意在通过论述说明只有知识而人格不健全的人不但不能回馈社会,反而有可能带给社会意想不到的危害这一观点,从而得出人格教育意义重大的结论。
其他文献
传统伦理价值观中的"仁道"观念、道德理想和自然观念均蕴含着有益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子。其"修身"为本和"德治"观念的价值理性均指向实现"治国、平天下"
在京剧舞台上,关于萧太后的戏并不多,现在有许多优秀演员,用其精湛的演技,使得《四郎探母》中的萧太后虽表演不多,却神韵十足。在今天的舞台上,我们可以见到的萧太后,以王派
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高素质人才与科学技术上,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尤其研究生阶段是高校拔尖人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国家为了实现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通过合并、升格等途径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伴随着学
<正>京剧表演艺术家赵桐珊(1901-1966),乳名久林,学名桐山,后改桐珊,号醉秋,艺名芙蓉草。因为他在戏台上梆子、京剧的青衣、花旦无所不演,老生、武生、小生、花脸无不兼能,所
随着学习者要求的普遍提高,MOOC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国内外兴起,并被学习者所接受和传播。全球大批大学生成为MOOC学习者,随之而来的是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于MOOC发展的关注
自1967年美国人首次提出新媒体这一概念后,人类社会已快速迈入新媒体时代,其快速发展愈发不可阻挡。经过第四代媒体——网络之后,新一代媒体——移动网络正凭借其即时性、便
高校招生宣传是招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组织、动员考生择校的重要形式与各高校间展开竞争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面对湖北省普通高考招生生源日趋减少与高校招生计划录取率增加的矛
民族地区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预备性群体,他们对小学教师职业的认同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民族地区基础教
随着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发展,电脑、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介技术出现和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全媒体和数字化时代。社会公众处于海量信息包围中,媒介无时无刻不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