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动力学特性的仿真实现

来源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inglegimbalcontrolmomentgyroscope,简写为SGCMG)是我国进行外层空间探索的关键技术,由于它输出力矩范围大,控制精度高,经常应用于大型机动卫星以及空间站的姿态调整中。本文以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为背景,对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包括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随机振动分析,数学建模和ADAMS联合仿真分析等。 论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控制力矩陀螺的发展和应用状况,介绍了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特点和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其次,详细分析计算了Barden105H型角接触球轴承的轴承刚度和发热量。再次,本文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对陀螺进行了动力学与热力学性能的分析:模态分析、温度场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接着论文针对这一类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利用欧拉角法和四元数法进行了建模,详细推导了力矩陀螺的计算模型,并且编写了数值计算程序。最后,比较了数值计算程序和ADAMS相应的分析结果,两个软件相应的仿真结果非常吻合,从而验证了力矩陀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程序的有效性。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其他文献
移动机械臂已经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军事、危险操作和服务业等许多应用场合,需要机器人实时接受控制命令,以期望的速度、方向和轨迹灵活自如地移动。本文研制
数控系统是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支柱,对我国的重工业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数控行业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一个是早期的传统数控时代,一个是后来的DNC网络数控时代
目前各个国家都因资源减少的问题,引起了探索新型资源的热潮。尤其是深海领域资源,用于探索不同深度的作业设备(如HOV、ROV潜水器),是目前使用最直观、最尖端的水下技术设备
随着切削加工向着高速、高精度和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对切削过程的监控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大多数的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与制造系统并不具备对加工过程的监控功能。为了使这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外贸经济的迅速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渐成为当今航运的发展方向,集装箱业务在港口业务中增长最快、利润最高。当前在集装箱运输要求快捷化、节约化、简单化及
目前的数字样机通常不考虑公差,并忽略实际工况影响,不能完全反映产品的实际工作情况。在公差研究领域,建立基于实际工况的数字样机公差模型,不仅有利于设计验证,而且有利于后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