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式研究是当代学术研究热点问题。仪式可以作为阐释特定文化经验,观察文化意蕴,理解不同文化体系的审美表达和感受模式的切入点。仪式与信仰、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通过仪式就可以更好的阐释文化问题。可以说,仪式是理解和阐释人类文化的一把钥匙。审美人类学秉承当代人类学对文化意义阐释的理念,把仪式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式和审美文化机制。在审美人类学理念指导下,本文以仪式的阐释贯穿全文,首先考察了仪式与审美的关系,然后以仪式的两个重要文化功能,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来结构文章,从而考察其中审美认同和审美交流。  引论部分首先对仪式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对仪式的整体把握和理论阐释相对较弱,尤其是对仪式与审美、艺术关系的理论分析更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由此,本文提出需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问题。这就是审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审美人类学以仪式作为切入点,阐释了仪式文化与审美、艺术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美学观念,有利于反思现代美学体系。  第一章首先阐释了当代人类学仪式研究走向文化批评的趋向,这种趋向也是审美人类学研究审美和艺术的学科背景。然后,分析了仪式和仪式化这两个概念。接着,提出审美人类学关注的仪式研究,包括仪式通过象征符号系统所产生的文化意义,仪式的文化功能,这些都是把仪式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审美人类学研究仪式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与审美,从而提出仪式与艺术的共生关系,以及仪式的审美属性,进一步强调了艺术和审美的文化属性。  第二章提出仪式是审美的文化机制。与现代美学不同,审美人类学在对异文化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美的多样性,从而提出美是一种文化建构。“什么是美”“如何审美”是一个文化事件。在人类早期的文化建构建构中,仪式居于核心地位。它是自然和文化的桥梁。从仪式文化的角度看,美的建构走向了两个指向,一个是自然性,但是这个自然性是文明化的自然性。另一个指向是文化性,在仪式建构的文化秩序中,塑造了审美的文化原型。仪式作为一种文化机制最能通过审美制度体现出来。审美制度是审美人类学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包括了制约审美的机构、设施等物质层面和风俗、禁忌、意识形态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其中,仪式是审美制度的一个重要形式。仪式是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制度也需要仪式来获得魔力。传统的教堂、庙宇,现代的博物馆、剧院、电影院、展览会,都具有仪式因素,是仪式化审美制度的构成部分。当然,作为审美制度的仪式最为重要的是它塑造的文化禁忌、意识形态、文化习俗和惯例、信仰等精神的因素,这些因素构造了审美规则和禁忌,直接制约了审美需要、审美选择和审美创造。  第三章论述了文化规约与审美认同的问题。在当代文化中,认同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审美认同作为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维度,为审美人类学所关注。仪式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尤为重要,从内在的文化记忆,到创造的象征符号,再到传达宗教、神话和信仰的内容,仪式促进了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和民族国家认同。审美认同是审美社会性和共同性的表达,它的基础是文化认同。与现代美学不同,审美人类学重视审美认同的文化机制,仪式成为解析审美认同的切入点。从仪式的角度,研究审美认同对人类共同经验和共同情感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论述了仪式与审美交流的关系。首先对审美交流的三种模式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审美交流的人类学模式对于审美交流文化机制的重视。仪式最为重要的功能是交流和交换。仪式交流和交换很多是通过艺术、审美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仪式交流具有重要的审美维度。仪式交流通过历史传承就会构成一种文化基础,从而对审美交流构成直接的影响。审美交流与文化交流的关系密切,审美交流往往在文化交流中充当着急先锋。审美负载的文化交流导致了很多弱势文化,尤其是简单社会的土著文化和艺术的消亡。简单社会的文化消亡往往首先是对仪式的放弃。由此也可看出,仪式作为一种文化机制对文化交流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余论部分指出,当代学术的生长点是在学科交叉处,由此审美人类学在当代学术中具有了重要价值。审美人类学的仪式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阐释多元文化语境和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审美和艺术问题,有利于反思现代美学体系。另一方面,仪式文化是人类早期文化和简单社会(小型社会)的主要文化形式,是人类生存意义塑造的重要形式。而工业社会中人类情感家园的破坏和生存之根的遗失,后工业社会情感神圣价值的丧失,这些现实问题都可以从仪式的角度加以反思,从而重新构建人类的生存意义。
其他文献
中央《实施纲要》颁布后,山西省按照“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的要求,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文化强省”战略,创新思路,拓宽视野,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视角是叙事文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关注视角现象,近百年来对视角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视角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不少混乱,如不同研究方法和
“末五子”系指京山李维桢、鄞屠隆、南乐魏允中、兰溪胡应麟以及常熟赵用贤,王世贞于《末五子篇》称五人“俨然而以文事交于我,则余有深寄焉”,以文坛接班人相期,而通过五人的创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常常觉得孩子学了六年数学,似乎学到的知识与所用的时间不成比例。我总是在想:“六年的数学课程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这个最原始的问题总是让我很茫然,
HNC(Hierarchical Network of Concepts,概念层次网络)理论认为,汉英机器翻译必须有过渡处理阶段,其具体任务体现为六个方面:句类转换、句式转换、语义块主辅变换、语义块构成变
《南部新书》十卷,宋钱易撰。  首先,这是一部史料价值很高的书。其内容集中于李唐一朝,延至五代,又间记宋初之事,所涉范围极广,所记多为朝野掌故和遗闻轶事,对唐代文史研究大有裨
期刊
本文介绍了世界部分石材生产和消费国的特点及部分地区近年来的一些石材发展动态。尽管作者把多年石材工作所积累的素材进行了总结,并查阅了大量资料,力求做到数据准确,希望
阻车器是煤矿运输系统的重要设施之一。鉴于手动阻车器的诸多缺点,以及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性,对阻车器进行了气动化改造。改造后的气动阻车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颜色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颜色词是语言学里一个比较有特色也值得探讨的课题。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颜色词有着一定的发展过程和规律。颜色词与它所属的文化相关联,也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