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素对小鼠T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控制一些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和同种异体移植等。目前传统的免疫抑制药物只能改善某些异常症状,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大多数药物的毒副作用大、不能长期连续使用,因此,急需寻找和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药物。而中药来源广、毒性小、药价低,将其开发应用到医学临床具有广阔前景。对于中药免疫抑制剂的开发与研究,相继发现了一些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杜鹃素是提取自杜鹃花科植物满山红中的一种二氢黄酮类中药单体,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分别从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来研究杜鹃素对正常BALB/c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脾细胞,MTT法检测杜鹃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及药物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T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方法测定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周期及CD4+、CD8+T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杜鹃素对ConA诱导的T细胞NF-B和NFAT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体内建立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以不同剂量的杜鹃素(10、20、40mg/kg)作为实验组,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组,分组腹腔注射给药,连续7d。激发36h后,断颈处死小鼠,称取左右耳片重量,计算重量差;取激发侧耳片制作石蜡切片,染色观察局部病理组织学变化;无菌分离小鼠脾细胞,检测药物对DTH小鼠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体外结果表明,安全剂量的杜鹃素能阻碍ConA诱导的脾脏T细胞进入S期从而显著抑制了T细胞的增殖反应,而对LPS诱导脾脏B细胞的增殖影响不显著;药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T细胞IL-2、IFN-γ和IL-4的分泌;降低了脾脏T细胞中CD4+T细胞亚群的比例和CD4+/CD8+T细胞的比值。此外,杜鹃素下调了T细胞中p-I B、NF-B和NFAT2在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表达量。体内结果显示,杜鹃素能显著缓解过敏模型小鼠耳肿胀反应;镜检结果也证实,高剂量的杜鹃素明显减轻了由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MTT结果显示,杜鹃素对致敏小鼠脾脏T细胞的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杜鹃素对小鼠T细胞具有较好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可能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来治疗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其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阻止NF-B和NFAT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为获得在高温条件下有较强分解木质素能力的菌株。[方法]以马粪为材料,采用BM培养基,经分离、筛选和纯化获得4株高温木质素分解细菌。[结果]通过对木质素分解菌所产生
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互联网+”、“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影视资源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应用包括影视创作方法、影视活动在内的影视元
弱势群体是处于社会底层,具有“经济贫困”、“权利贫困”等特征的被边缘化的那些社会成员。我国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无法获得平等、有效的利益表达,缺乏
"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手段,让他人自愿追求其所要的东西,具体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等。洪晓楠等
凡纳滨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对虾养殖的最主要种类,但其亲本长期从国外进口,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严重影响对虾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市面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外凡纳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网络营销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是电子商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本文从E-mail营销入手探讨了E-mail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的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以及教师的价值观、发展观等都提出了鲜明的挑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有虞氏是先于夏朝而存在的一个时代,中国文明肇兴于这个时代。从文献和考古几个方面来考察,虞舜早期行迹大致不出济水中下游流域,三代有虞氏集团古国大多集中在济水中下流域,
会议
创新是驱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特别是在日趋激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和变幻莫测的技术及市场环境下,企业惟有持续创新才能不断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获得持续市场竞争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般法律原则是《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明确规定的国际法的渊源,同时它也是国际商法的重要渊源。对一般法律原则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与国际商法的起